《魔戒》金像導演稱未退休 彼得積遜現專研恐鳥復活
【明報專訊】《魔戒》金像導演彼得積遜(Peter Jackson)11年沒執導劇情長片,對上一部作品要數到2014年上映的《哈比人:五軍之戰》,近年轉向執導紀錄片的他,推出過有關一戰軍人日常的《不老的戰跡》,以及經典樂隊The Beatles錄製大碟《Let it Be》過程的《披頭四:狂熱回歸》。彼得早前接受網上娛樂新聞網站ScreenRant訪問,否認退休,「目前正在撰寫三部不同的劇本」。其中一部是《魔戒》系列新片《The Hunt for Gollum》,由安迪瑟克斯(Andy Serkis)執導,預計2027年12月17日上映,彼得擔任監製。
除了電影,彼得積遜正積極投入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的計劃,致力於讓已滅絕的南島巨型恐鳥(Giant Moa)復活,「對我來說,讓恐鳥復活的興奮程度甚至超過我能拍的任何電影」。他與Colossal行政總裁Ben Lamm及考古學家Kyle Davis合作,注資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與新西蘭Ngai Tahu研究中心合作,企圖透過基因工程讓現存鳥類重現恐鳥特徵。據悉恐鳥已知有9種,當中最高可達3.6公尺,憑藉長頸和巨腳,曾橫行新西蘭4000年,直到約600年前因人類過度捕獵而滅絕。報道引述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的資料稱,要讓恐鳥重現世上,要從9種恐鳥中蒐集DNA,再把基因與現存鳥類比對,找出恐鳥之所以獨特的基因差異,再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差異套用到牠們現存的近親DNA中。不過有學者認為把古代DNA與現存生物拼接,可能只是長得像古生物的混種,誰能判斷是否真的復活?而且還挑戰了自然界的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