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蘭奴建21層高社會房屋 更改土地用途申請獲批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議會日前一致通過基斯蘭奴(Kitsilano)社會房屋項目的更改土地用途申請,現有大樓被拆除後將重建成21層高的新大樓,提供200個單位,至少三成單位以可負擔價格出租,部分單位亦預留予現有租戶遷回,地下及二樓設有空間作零售餐飲及辦公用途。
該項目位於西5街(W. 5th Ave.)2079至2085號,距離將來落成的架空列車阿標特斯站(Arbutus Station)及99B線巴士轉乘站以北約6分鐘步行路程。該土地目前是一幢建於1964年的3層高柏文大樓Arbutus Court,設有21個單位,旁邊有一棟獨立屋。
非牟利房屋營運機構Brightside社區住宅基金會早於2005年收購該柏文大樓,目前主要租戶是長者,但因缺乏升降機、冷氣及消防灑水系統急需重建,毗鄰的獨立屋早前亦已被Brightside收購,以免將來成為被高樓包圍的「孤兒地」,同時擴展重建規模。
溫市議會上周一致通過Brightside對有關項目的更改土地用途申請,原有的Arbutus Court及毗鄰獨立屋將重建為21層高的混合用途社會房屋大樓,合共提供200個單位,其中開放式單位佔最多共113間,一房、兩房及三房單位分別佔27、54及6間,至少三成單位將以可負擔價格出租,若獲政府額外撥款有機會擴展可負擔程度。
新大樓樓高224呎,總建築面積達14萬平方呎,而樓面地積比為10,遠高於溫市府「百老匯計劃」(Broadway Plan)訂定的6.5,但市府認為該土地面積相對較小,為確保項目可行性及宜居度,遂支持放寬限制。大樓設計將參照Rick Hansen Foundation的金級無障礙標準,照顧行動不便長者的需求。
此外,二樓將設約7400平方呎的辦公空間,供Brightside及其他非牟利機構使用,地下亦預留2100平方呎空間作零售或餐飲用途。
Brightside主要為具備自理能力的低收入長者與其家庭,以及殘障人士提供可負擔房屋。西5街社會房屋項目與卑詩房屋局(BC Housing)早前計劃在西7街2086至2098號及西8街2091號附近興建的13層高支援房屋有所不同,由於溫市府撤回支持並取消土地分配,支援房屋項目已撤回。
Brightside行政總裁阿扎羅夫(William Azaroff)表示,該項目所有現有租戶包括不符合援助資格者,均會獲得超越市府政策的補償與搬遷支援,並有優先選擇回遷新大樓單位的權利,「即使某人在3個月後才搬入舊樓,我們也會同樣給予安置安排,確保所有人獲得同等待遇。」
Brightside於溫哥華及本那比擁有多個社會房屋項目,包括同樣位於基斯蘭奴的另外兩處建築,以及早前在快樂山(Mount Pleasant)落成的12層高大樓The Aster。
阿扎羅夫表示,據其了解Brightside是「百老匯計劃」中取得最大進展的非牟利機構之一,「我們對這個項目感到非常興奮,並期待迎接200戶家庭遷入基斯蘭奴社區,包括現有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