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8
    星期四

直資校可申請增班增人 專收非本地生

[2025.09.18] 發表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試點計劃」,容許直資中小學申請增班數及每班學生人數,以擴大取錄持學生簽證並自資入讀的非本地生。政府消息人士稱申請學校數目不設上限,最快明年起接受申請,下學年(2026/27)推行。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說不少直資學校學額幾乎飽和,新措施有助吸非本地生。

學校數不設限 最快下學年推

香港現有近80間直資中學及小學,每班一般分別有41和33個學生。政府消息人士昨稱新措施讓直資中小學申請每班總人數增至最多45,強調所增學額只能用作取錄持學生簽證非本地生,相信不會影響公營學校收生情G。

據悉,去年共有736個介乎5歲8個月大至17歲、持學生簽證的學生入境。按現行規定,他們可揀入讀私立、國際或直資學校。消息稱現時大部分非本地生均選國際校,而非直資校,但為讓基礎教育國際化,當局「踏出第一步」。消息又稱,直資校現已可收非本地生,加上大多設非本地課程,「配套上更易做」,故以直資校作試點。

直資議會歡迎 稱學額飽和

學界常建議放寬官校及津校以自資方式取錄非本地生,消息人士昨日重申,官津校由公帑資助,就算學生自資入讀,當局計算資助亦有難度,「唔通佢收多一個非本地生,我畀老師儭磣U就少一個學生(相應的公帑)?」該消息人士又提到,官津校教授本地課程,非本地生或難適應。

陳狄安表示歡迎計劃,稱大多直資校學額已飽和,新計劃變相是「專位專用」,增加學校招收非本地生誘因。他提醒政府審批時應留意學校有否配套,亦應考慮學校的精神健康支援是否足夠。教育界議員朱國強促請政府進一步放寬限制,容許內地、台灣及澳門學生以學生簽證身分來港讀書。

(2025年施政報告)

更多要聞
地積比准跨區轉移 誘加快重建 較迫切7區試增比率 可抵消其他項目地價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便利發展商參與推動土地發展措施,特首李家超稱包括政府以「新思維」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並提3項措...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府簡化多項行政措施、拆牆鬆綁發展土地,其中「按實補價」容許發展商以「實際興建樓面及實際用途」釐定應繳補地... 詳情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放寬私人發展項目中停車場總樓面面積的豁免安排,發展商如在地面興建不超過兩層停車場,其總樓面面積可獲全數豁... 詳情
部門首長責任制分兩級  賦聽峏e調查權  嚴重問題由司長決定調查否  倘涉內部運作「不公開」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今年中提出建立的政府高層官員責任制度,昨日《施政報告》有不少篇幅交代詳情。政府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處理各級公務員...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昨在新一份《施政報告》附件表示,2024年《施政報告》訂立72個新指標,當中3個項目未按原定指標完成,「均有可接納的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