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蝗蟲屬直翅目短角亞目蝗總科昆蟲的統稱,僅中國就600多種。其中,民間俗稱蝗蟲的是東亞飛蝗,危害最大,是史籍中屢次蝗災的罪魁禍首。民間食用的正是這種蝗蟲。
放大
 

其他新聞
疑不滿生活
拒捕衝路障
鹽價貴過米 食鹽專營暴利
豫3農民自設「市政府」 偽造公文被控
男女地鐵露底倡環保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穗農民養700萬蝗蟲憂釀禍
稱九成供香港

【明報專訊】廣州從化農民謝伯偵在當地城郊的山上建立一個蝗蟲養殖大棚,飼養逾700萬隻蝗蟲,主要出售供作食用、藥用和飼料,更表示其中超過九成出口至香港等地。從化農業局對此十分擔心,一直密切關注其動態,要求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釀成蝗禍。

山頭飼養 當局憂蟲災

《南方都市報》報道,儘管蝗蟲被視為農作物災害,但在內地多地和不少東南亞國家,蝗蟲都是食客盤中的美味佳餚,蝗蟲養殖在雲南和廣西十分普遍,有些地方政府還會給予補貼,鼓勵農民養蝗蟲脫貧致富。

因此,從化養殖戶謝伯偵前往雲南、廣西學習蝗蟲飼養技術,學成歸來後,他在從化城郊一處山頭租了幾十畝地,從事蝗蟲養殖和經營。

目前,謝伯偵的蝗蟲養殖基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每批次飼養的蝗蟲約有700萬隻,重量達6噸至8噸,一年最高可以產9批貨。

《廣州日報》去年10月一份報道中透露,謝伯偵的蝗蟲淡季時每斤售價約80元(人民幣,下同),旺季時每斤可達110元至120元;以此均價計算,每噸蝗蟲約為20萬元。這些蝗蟲95%出口到香港等地,部分在當地銷售。

謝伯偵透露,除可酥炸、紅燒、煲湯外,蝗蟲還可作中藥材,更是珍貴飼料,廣州動物園都從此處採購蝗蟲餵飼雀鳥。養殖基地每天需1萬多斤草料作蝗蟲飼料,主要是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和台灣甜象草,這也為當地人帶來商機。

官方「不提倡」 令加強保安

從化以農業為主,養殖基地令當地農業局十分緊張。

謝伯偵說,養殖大棚的紗網都是不鏽鋼材質,而非普通塑膠薄膜和紗網,每個大門都設立密閉關口,而且人工飼養的蝗蟲野生覓食能力已大大退化。他和政府簽訂責任狀,一旦發生災害,他將租飛機噴灑農藥,並會承擔農戶的經濟損失。

但從化農業局的相關負責人依然表示,他們對養蝗蟲「很不提倡」。

負責人表示,農業局要求謝在養殖區安裝攝錄機,加強值班,防止人為破壞。但是目前並無相關法律和文件禁止養蝗蟲,「我們也只能加強管理了」。

 
 
今日相關新聞
穗農民養700萬蝗蟲憂釀禍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