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致肺癌 標靶藥延命2年

[2014.08.21] 發表

【明報專訊】肺癌可由基因突變引起,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研究發現,曾接受基因測試的第3及第4期肺癌病人中,有近六成出現EGFR基因突變,這基因突變常見於非吸煙患者,本港數年前便曾有20歲以下的肺腺癌女患者,出現此基因突變。港大胸肺內科臨H副教授何重文指出,出現基因突變的患者可使用針對性的標靶藥治療,副作用較化療小,過往研究顯示,接受合適標靶藥治療,治療後壽命中位數為21.6個月,但有個案用藥一年出現抗藥。

港大醫學院於2010年至2014年,邀請320名肺癌病人參與臨H研究,其中231人患有第3至4期肺癌,結果發現近九成的第3至4期病人已接受基因測試,其中59%人出現EGFR基因突變,餘下四成人沒有出現基因突變,或出現其他基因突變,包括常見於非吸煙人士的ALK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常見非吸煙患者

港大胸肺內科臨H副教授何重文表示,肺癌可由基因突變引起,EGFR基因突變常見於非吸煙患者,但成因未有定論。他稱,目前有針對性的標靶藥治療EGFR或ALK基因突變。

何重文稱,第1及2期的病人有機會以手術切除腫瘤,故這些階段的患者一般不會考慮用標靶藥。由於肺腺癌較多出現基因突變,因此何建議第3至4期的肺腺癌病人,應進行基因測試,辨別是否出現基因突變,以便及早使用針對性標靶藥,可減少對正常細胞傷害及副作用。不過,何重文稱,幾乎所有患者出現抗藥,一般在用藥後約大半年便抗藥,最終仍有可能要使用化療。

患者多抗藥 仍需用化療

63歲的何女士於2006年時確診第3期肺癌,醫生及後發現她有基因突變,使用標靶藥治療,兩個月間腫瘤由網球般大,縮小至乒乓球大小。惟用藥一年後,腫瘤開始抗藥,最終需接受化療,及後再服用標靶藥,目前情G穩定。

更多港聞
3貨車撞 南亞乘客拋出亡
【明報專訊】元朗公路於昨清晨「黃雨」期間發生1死3傷車禍。一輛運魚貨車在大雨中前行時,前方一輛美心西餅貨車突然從路肩切線駛出,閃避不及下兩車... 詳情
【明報專訊】時任東方報業集團新聞社(簡稱東方)兩岸組主管,被指非禮初出茅廬的女記者,早前被裁定6項非禮罪成,被判囚21周,他不服上訴,昨獲判...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蘇錦樑「冰釋前嫌」回維基
【明報專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Greg So)噚日應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Ricky)邀請,孖住海洋公園前主席盛智文及同僚等一齊「找數... 詳情
【明報專訊】一眾政圈、演藝界名人接力冰桶挑戰,同樣幫助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人麰輕鉿棪楊騝|,會長劉偉明同Emily講,過去幾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