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談旺角衝突 3家庭3種家教
【明報專訊】大年初一旺角大衝突,警察鳴槍、示威者掟磚縱火,家長應如何教孩子認識這種抗爭手法?建制派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絔g向6歲女兒說,事情總有解決方法,不可使用武力;非建制陣營觀點則各有不同,堅持和平抗爭的律師爸爸任建峰雖帶兒子去過六四晚會及佔領現場,卻認為這次事件經過如「羅生門」,只能告訴6歲兒子「打人唔琚v;認同激進路線的熱血公民成員「水媽」,雖然3歲兒子理解力有限,她仍通過猴子奮力還擊終擊敗邪惡老虎的故事,教兒子認識「魚蛋革命」。
明報記者
陳絔g少談政治 堯舜襌讓話民主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絔g有個6歲女兒,太太本月再「添丁」。他說平日學校及家中都會教育女兒不可打人、「掟洁v,至於歷史上亦發生過國父孫中山武裝起義等,他說事件太複雜,不會主動教,但若女兒問起也會對她說,孫中山想結束帝制的宏大理想及其行動得到人民的支持等,「與旺角暴亂不能直接比較,否則是矮化孫中山」。他又反問「若有人覺得不民主便可以放火、打人,呢個係乜洈懋|呢?」
陳絔g稱,大年初一旺角衝突後,女兒看到新聞片段感到不安,詢問發生何事,又見到有警察跌倒,一度擔心該名警員的安危。他向女兒解釋是有一班人心中不滿,所以走上街頭「掟洁v,他相信女兒能判斷打人是不正確,「學校老師都唔准佢]亂掟炾捸A何G打人」,他又以生活例子向女兒說明,即使不滿,也有很多方法解決,不可動手,「例如選擇餐廳時同媽咪意見分歧,你]都會傾,唔會打媽咪嘛」。
「孫中山起義作喻 偷換概念」
旺角衝突,有抗爭者面對批評時稱當年孫中山也是武裝起義,陳絔g認為這種說法是偷換概念、美化抗爭行為,因社會環境不同,「孫中山是想結束封建帝制、建設民主中國,他受到逼害,又得到人民認同,但(旺角)班人是否被逼害到要革命呢?是否得到人民認同呢?」若女兒問起,他會慢慢與女兒討論。
近來陳絔g開始向女兒講述由古至今不同朝代的故事,例如舜帝將王位禪讓予治水有功、受人民愛戴的禹,陳絔g指這是民主的體現。陳預計女兒升小學後,便可以有系統地教她認識香港政制。
冀女獨立思考 抗爭和平安全
作為立法會議員,陳絔g說在家卻很少談及政治,「就算盡量客觀,都難免會有個人看法」。他希望女兒可以盡量吸收多方面的資訊,獨立思考,「就算她長大後去遊行、抗爭,都希望她清楚了解對社會有何影響,而不是同學去她就跟去,那樣沒意思」。
陳絔g認為抗爭的底線應是保證安全及非暴力,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且爭取任何事情都不可為所欲為,若女兒要參加武力行動,「只可以怪細個父母管得唔夠」;若兩父女政見有分歧,「那就不講政治,父女關係除了政治,還有很多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