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王瀚頡(中)獲得以英特爾共同創始人命名的Gordon E. Moore獎金7.5萬美元。(ISEF官網圖片)
放大
 
王瀚頡是溫市連續第二個獲此大獎的華裔中學生。(王瀚頡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長江商學院校友會捐款68700元
教育儲蓄津貼代辦新增豐業銀行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社區新聞
 18歲華裔生獲英特爾科獎冠軍
王瀚頡研究廢水細菌發電 贏得7.5萬美元獎金

【明報專訊】溫哥華18歲華裔學生王瀚頡,憑藉其研究的細菌發電項目,榮獲英特爾國際科技工程大獎賽(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簡稱Intel ISEF)冠軍,獲得7.5萬美元獎金。這是連續第二年由溫哥華的華裔學生獲此殊榮。

王瀚頡是溫哥華David Thompson中學12年級的學生。他3歲時隨父母由中國大陸移民至加拿大,9年級時即表現出對生化科學的興趣,並開始嘗試利用廚餘及廢水進行細菌發電的試驗。

王瀚頡早前曾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加拿大每年要花費總能源的3%至5%來處理廢水,若這一項目投入實踐,既可省下處理廢水的能源,又可產生新能源,可謂一舉兩得。

加拿大的學生今年在大獎賽中表現優異,總共贏得14個獎項和10.67萬美元獎金。

王瀚頡除獲得以英特爾共同創始人命名的Gordon E. Moore獎金7.5萬美元外,還獲得中國科技協會(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獎金1,200 美元、「最佳類別獎」(Best of Category Award)微生物類5千美元及微生物類一等獎3千美元獎金。他表示,目前還沒有計劃如何支配這些獎金。

英特爾加拿大(Intel Canada)市場經理Nancy Demerling表示,比賽成績顯示加拿大人可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英特爾相信年輕人是未來創新的關鍵。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教育的基礎上,結合批判思維、合作等技能,就能產生令人驚嘆的項目,猶如這些學生們做的一樣。

英特爾國際科技工程大獎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學生科學競賽,2016年共有來自77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名中學生參加,共同角逐400萬美元獎金。在2015年的大獎賽中,就讀於溫市St. George's School的17歲學生Raymond Wang,憑藉其設計的飛機客艙換氣系統榮獲工程類比賽第一名及7.5萬美元獎金。

 
 
今日相關新聞
18歲華裔生獲英特爾科獎冠軍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