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10
    星期二

團結基金:港大學知識產權收入 不足牛津1/7

[2020.11.10] 發表

【明報專訊】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發展創科,近日與深圳商討加強合作,聯手於大灣區發展國際創科中心。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科技創新研究報告」,發現本港大學科研水平於國際名列前茅,但知識轉移遠遠落後於海外大學,去年本港所有大學知識產權收入不足牛津大學的七分之一。報告提出7項建議,包括於大學評核框架中加入知識轉移作指標之一,又建議仿效科大和部分海外大學,接受衍生公司以小量股權換取技術授權許可,提升知識產權流動等。

倡允衍生公司少股權換技術授權

團結香港基金分別於2015及2019年就本港創科發展發表兩份研究報告,主要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增強院校及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

今年的報告發現,6間本地大學於英國QS年度大學排行榜排名上升,反映基礎研究質素提升,但知識轉移方面本地大學表現仍落後於牛津、哈佛、史丹福和麻省理工等。舉例本港去年知識產權收入最高的中文大學,其收入為5370萬,遠低於牛津大學約8億;本港所有大學的知識產權收入合計僅為1億港元,不足牛津大學七分之一(見表),報告認為本港大學仍有改善空間。

美星衍生公司量 一年超港多年

比較不同大學正營運的衍生公司總數,去年本地最多的為理大(29家)和港大(24家),遠遜於英國的牛津(145家)和劍橋(109家)。報告稱美國和新加坡頂尖學府一年內成立的衍生公司數目,「已超過香港許多優秀大學多年來的總和」,提議本地大學在專利權和授權許可的政策上提供更大彈性,又建議參考科大做法:增加發明者收益比率,並接受衍生公司小量股權換取技術授權許可。

建議大學評核指標加知識轉移

科大回覆本報查詢表示,衍生公司可用約3%股權換取技術授權許可,目前已有24間初創公司以此方式獲授權科大技術,但強調科大取股權目的只為在前期培育初創企業,牟利並非首要考慮。科大認為,做法可減輕初創公司的現金流壓力,同時又可應用到科大的技術,鼓勵創新及創業。

報告亦建議,政府可改善知識轉移的評核框架,按大學表現分配撥款,同時容許大學從知識產權所獲得的利潤中保留部分利潤,建立知識轉移的文化,並建議政府利用「未來基金」撥款成立的「香港增長組合」,投資本地大學的「深科技」。

明報記者

更多港聞
煥然懿居43「首置」貨尾今起可申
【明報專訊】市建局首個「首置上車盤」、位於土瓜灣馬頭圍道的「煥然懿居」,原定以私樓發售的43個貨尾單位將轉為首置出售。市建局昨稱,該43個單...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延任一年,政府將會向立法會就「明日大嶼」項目申請前期研究撥款;坪洲填海關注組成員馮錦霖早前以個人名義,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坪洲... 詳情
小提琴家「通波仔」後亡 專家:團隊違醫療責任
【明報專訊】香港小交響樂團創團成員、首席小提琴家黃衛明4年前在聖德肋撒醫院接受「通波仔」手術,術後5天在院內廁所暈倒,最終不治,死因庭昨繼續... 詳情
疑毒品餐車衝路障撞車 男女逃逸
【明報專訊】警方昨晚9時許在青衣楓樹窩路近青衣h設置路障,一輛私家車(中)駛經時未按指示停車,並加速逃去。警方即尾隨追截,私家車駛至楓樹窩路...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去年10月在facebook發現有人招售伸縮警棍及電槍,派員喬裝接洽,其間賣家聲稱電槍「可以電暈一隻牛」、「傳聞警察一分鐘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