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啼日出」比喻:打針後死不代表疫苗致命 倡定期公布心血管病數字 讓公眾對比了解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3周錄得8宗死亡,7宗已被判斷與疫苗無直接因果關係,但疑慮未盡除。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以「雞啼論」比喻接種後死亡,「公雞啼時太陽升起,但係咪公雞有咁大黚鄐O『谷谷谷谷』叫就太陽升呢?」,稱時序上先發生的事不代表是其後發生之事的因,有人打針後身亡,但直接引起死亡的非疫苗,而是本身的缺血性心臟病。他冀藉當局定期公布大血管撕裂、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數字作為「粗略的應對方案」,讓市民明白「無論打定唔打(針),都會有一批市民因為呢個問題走」。
稱有長者動脈栓塞 幸打針前求醫篩出
劉宇隆引述有家庭醫生稱盼打針的長者中,一至兩成被發現潛在健康風險而不能打針,如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兩人接受電腦掃描更發現冠狀動脈栓塞,「係天畀我]鵁ake-up call(警鐘),篩查到,提供治療和穩定方案,否則佢就變成另一個statistics(統計數據),行到唔知邊度,跌低,無打針就死驉A原來心血管已塞七八九成」。他認為門診醫生都有責任教長者管理健康,「教佢]養到自己穩穩陣陣,血糖好、血壓好,乜炡ㄐy靚仔晒』先打(針)」,公營門診應負責為基層提供此服務。
至於疫苗和死亡的間接關係是否能排除?劉說:「例如3條冠狀動脈已經塞到七八成,打針鶪U會唔會好緊張使到佢血壓C升,從而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樣珈N人講得掂。所以市民要明白,如果有咁嚴重黚f,搞掂鼳\先,旁邊愛錫你鴾H打晒(針)先,保護番你。」
劉宇隆知悉有市民對是否接種第二劑科興存疑,他說有打第二針好過只打一針,相信遲1至3星期應無問題,但多於3、4星期就可能影響有效率。
倡跟進死者遺屬助釋疑 「人性化一點」
對於死者至親,劉宇隆說:「打完(針)三五七日走驉A家人朋友梗係唔接受啦。如果唔打針會唔會唔走啊?」他建議政府為家屬設熱線,應有醫生進一步跟進家屬的疑惑,及設心理輔導,「人性化一點去處理,不單止冷冰冰的調查報告說無直接因果關係」。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