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星期二

整形中心須領牌 療程醫生未設限 專家:兩年專科基礎訓練後才學抽脂

[2021.08.24] 發表

【明報專訊】整形外科醫生須經兩年基礎培訓才學習抽脂,但本港無特定法例限制普通科醫生不可從事整形程序。經歷DR等多宗醫學美容事故後,港府制訂《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規管做抽脂等程序的日間醫療中心須領牌,由醫生出任的醫務行政總監須承擔法律責任。

2018立例 醫務行政總監承責

首批牌照今年初生效

2018年通過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列明提供500毫升或以上抽脂、全身麻醉等非住院服務的處所,須申請日間醫療中心牌照,首批牌照於今年初生效;規管診所及衛生服務機構部分則尚未實施。《條例》規定日間醫療中心須由醫生擔任醫務行政總監,確保參與臨H護理的職員具備適當訓練及經驗,並確保職員在其專業及能力範圍內,按照其所屬專業的實務守則執業。

專家:療程醫生自評能力

香港整形及整容外科醫學會會長何昭明表示,本港沒有法例列明註冊醫生可以或不准做什麼療程,責任在於醫生本人,應自行評估能力,量力而為。以抽脂為例,醫生要為病人注射鹽水、腎上腺素等,用作收縮血管,並將直徑約4至6厘米管道插入脂肪層,另一端接駁真空儀器抽脂。他說抽脂本身不危險,出事往往源於麻醉,例如抽出數公升脂肪,要為抽脂者注射鎮靜劑,若沒麻醉科醫生在場監督呼吸,或現窒息甚至死亡。

他說整形外科專科的受訓醫生首兩年須接受基礎培訓,其後4年的專科培訓會涵蓋抽脂等。醫生要在公立醫院受訓,包括處理先天面部缺陷、肌肉萎縮、移植脂肪重建乳房等;另要到私家醫院學注射肉毒桿菌、割雙眼皮等。目前醫生多數會安排麻醉科一同處理抽脂。

何認為《條例》規範有生命危險的醫療程序,又形容條例「好毒」,規定醫務行政總監的職能及責任,若違規,總監隨時會被除醫生牌,甚至坐監,相信可堵塞同類抽脂事故,但難杜絕有人為掙快錢而走法律罅。政府立法時提出,注射肉毒桿菌針等相對低風險程序須在診所進行,何稱打針相對抽脂的硬件要求低,不排除有醫生會在一般美容院打針,該類違規較「難捉」。

林志釉:一定程度保障病人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條例》對醫療程序、儀器及人手等制訂措施,以確保醫療機構符合條件,加上醫務行政總監須負責任,相信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病人。他又說,條例不能百分之百杜絕違規,需靠業界自律及對其專業負責。

衛署:違守則可釘牌

消委倡引入新規管制度

衛生署回覆稱,《條例》賦予衛生署長權力發出實務守則,如有違反守則,署方可採取勸喻、警告、執法令甚至撤銷牌照。肉毒桿菌注射屬醫療程序,須由醫生或註冊牙醫施行。消委會呼籲消費者小心衡量風險,包括會否有後遺症,以及程序是否由專業人士施行等。該會倡議為醫療美容引入新規管制度,如清晰定義「醫療美容」,設立牌照制度等。

明報記者 許芳文

更多要聞
黃柳權:港官思路要對接「十四五」 駱惠寧:經濟慢進也是退 劉兆佳:中央加大監督力度
【明報專訊】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率領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團昨早出席首場活動。黃柳權發言時提及港府官員肩負蚨猼v特區、滿足市民期待的重要職責... 詳情
京官首立會宣講 黃:信林鄭政府團結各界
【明報專訊】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昨早出席特區政府舉辦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會,提及相信在特首林鄭月娥帶領下,特區政府一定能團結帶領香港社會各... 詳情
【明報專訊】發改委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會上發言,提及將有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包括改革關口及推動港澳院校在內地辦學等,共同打造「優... 詳情
被問《反制裁法》阻吸人才 創科局:業界更關注社會穩定
【明報專訊】「十四五規劃」提及香港要發揮自身優勢,吸納外資及海外科研人才。有份出席宣講會的創科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被問到《反制裁法》會否阻礙人... 詳情
的士車禍添一死 警查涉誤殺否 孕婦留醫ICU胎兒穩定 男童術後插喉仍危殆
【明報專訊】前日大埔廣福道涉及的士嚴重車禍,昨再添一名死者。一名63歲女子延至昨早7時許不治,意外最新死傷人數為2死8傷。據悉,涉事的士司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