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7
    星期日

T4幹路連隔音屏高20米 環團憂鷺撞死 環評稱夜棲鷺38 觀鳥會調查逾300

[2021.10.17] 發表
城門河大圍段兩旁有各種鷺鳥棲息,日間會沿河飛到吐露港覓食,會於傍晚返回河畔的樹上。(香港觀鳥會提供)
香港觀鳥會表示,T4號主幹路橫跨城門河段約15米高,加上約6米高的隔音屏障,合共21米高,擔心會阻礙鷺島沿城門河飛行。(T4號主幹路環評報告圖片)
城門河大圍段景觀開揚,河畔有不少鷺鳥棲息,土木工程拓展署擬於圖中位置下游興建一條高約20米的架空橋,且橫跨河道,觀鳥會擔心影響鷺鳥飛行路線。(香港觀鳥會提供)

【明報專訊】城門河大圍段兩旁有大批鷺鳥棲息,日間會沿河飛到吐露港覓食,不過土木工程拓展署擬建的T4號主幹路項目,其中一段架空天橋橫跨城門河而過,被指會切斷鷺鳥的飛行路線。香港觀鳥會發現,該工程項目的環評報告顯示,只有38隻鷺鳥會於香港文化博物館及文禮閣之間夜棲,惟觀鳥會今年1月在同一範圍發現有300多隻夜棲鷺鳥,較顧問多出近7倍,質疑土拓署低估該處的生態價值;觀鳥會又稱該段架空天橋與鷺鳥棲息地最近距離只有數十米,擔心施工及運作期間均會對鷺鳥造成滋擾,而天橋與隔音屏障合共逾20米高,不但切斷鷺鳥的飛行路線,亦令雀鳥撞上隔音屏障的風險增加,引致傷亡。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土拓署:數量時變 已倡隔音屏加視覺標記

土拓署回應稱,據過往的鷺鳥晚棲息地調查,鷺鳥數量及晚棲地點時有變更。近年城門河區域的鷺鳥除於文禮閣至文化博物館之間一段城門河畔晚棲外,亦會於彭福公園晚棲。該署會在工程施工期間再次確定鷺鳥晚棲地位置,避免修剪或移除該處樹木。?

發言人又稱,環評報告已詳細審視及評估擬建的雙線行車天橋及隔音屏障對雀鳥飛行路徑潛在影響,並已建議適當的緩解措施,例如不會於鷺鳥主要飛行路線的擬建行車天橋路段安裝隔音屏障,並建議該路段的構築物高度為水平基準15米以下,此外亦會於隔音屏障的隔音板加入不透明條紋、不透明點或視覺標記,減低鳥類撞擊透明隔音板的風險。

香港觀鳥會就T4號主幹路項目提交的意見書指出,該項工程環評報告顯示,顧問於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的調查發現,文化博物館至文禮閣之間一段城門河兩側只有38隻鷺鳥夜棲,惟觀鳥會2021年1月發現同一範圍有300多隻鷺鳥在晚上棲息,擔心政府低估該處生態價值。??

觀鳥會:環評稱八成鷺向該橋飛 高5至15米

觀鳥會指出,大圍段城門河景觀開揚,環評報告顯示,T4號主幹道的架空橋段走線沿獅子山隧道公路旁邊而建,但高架橋約15米高,上面再加建約6米的半密封式隔音罩,兩者疊起足有21米。觀鳥會引述環評報告調查稱,該處有逾八成晚棲鷺鳥會向架空橋方向飛行,飛行高度約5至15米高,該會十分擔心高架橋會阻礙或干擾鷺鳥飛行路線。另外報告顯示隔音屏障是半密封式,觀鳥會擔心雀鳥會撞上屏障受傷甚至死亡,促加入雀鳥防撞設計,例如盡量減少透明部分,增加視覺標記,令雀鳥飛行時看見前方有障礙物而避開。??

指當局覆走線難改高度難減

觀鳥會表示,近年一直跟進該段架空橋對雀鳥影響,並向土拓署提出更改架空橋設計以避開鷺鳥飛行路線,惟土拓署表示走線難以改變,又稱設計時已盡量減低天橋高度,難以再減。??

土拓署於2004年提出興建一條雙程雙線分隔行車道,連接城門隧道公路及青沙公路,提供一條由西九龍往返馬鞍山及西貢的連接道路,遭當區居民反對,計劃擱置10多年,至2018年政府表示完成沙田區內交通評估,建議興建T4號主幹路,以紓緩沙田區交通擠塞。土拓署上月向環保署提交該項目環評報告,諮詢期已於本月9日屆滿。根據環評報告,T4號主幹路建造工程暫定2023年第四季動工,2028年第三季竣工。

另外,漁護署去年12月發表的《香港物種探索》顯示,大圍是全港其中一個鷺鳥夜棲地點,過去有研究顯示,2019年前該處一直是鷺鳥活躍的夜棲地之一。

(城市保育)

更多港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