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破冰 11月航班增至每周70對 機票價格暫未見明顯回落
【明報專訊】中美最高領導人會晤後,雙方同意明年初進一步增加中美之間客運航班。消息一出,不少加拿大的中國移民和留學生也為之振奮。有人連夜查詢溫哥華出發,經美國西岸回中國的行程,但綜合考慮簽證、中轉過夜、行李費用等因素,暫時未見對加拿大乘客的明顯利好。
新移民李小姐計劃明年春天回中國探親,她表示,最理想的是中國南方航空、溫哥華往返廣州的航線能夠復航。
該航線在疫情之前,每天都有一班;但自2021年停飛後至今未恢復。
她說:「考慮到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政治氣氛,我已對明年春天直飛回廣州不抱希望。」她又說,此前考慮過幾套中轉方案,包括韓國、香港和上海,算下來價格都差不多,往返至少2300元上下。
聽說中美之間要繼續增加航班,李小姐即刻想到或許可以考慮美國中轉。她指,經查詢,11月9日起,中美之間直飛航班由10月時每周48對飛班次(48班去,48班回)增加至每周70對,美國和中國各執行一半。
她續指,社交媒體上有人近期買到新增的波士頓往返北京的機票僅為1200美元;南方航空10月新增的廣州來往三藩市航線,一度放出4000多元人民幣的往返票。
不過,如果算上溫哥華和美國之間這一程,經美國中轉往返總價仍不會低於2000元。
中國國內某航空公司駐北美工作人員表示,中美之間增航對加拿大乘客也是好消息,多了回國的選擇。
該工作人員還說,新增航班因為沒有遠期預售,航空公司不可能讓飛機空飛,所以往往剛增加時,一些近期機票會有特價。
一旦新增航班正常化,乘客也都知悉這個信息了,相信票價短期內仍不可能回到疫情之前,「畢竟疫情之前中美之間每周有超過300對,現在增加之後也不足百班。」
雙橋旅遊銷售經理岳小姐則指,近期加航和國泰都說要增加往返香港的航班,但並未見機票價格有明顯回落,「現在預訂明年3至4月的機票,價位仍在2000元以上」。
她又指,經美國中轉,理論上是多了一些選擇,但乘客要有美國簽證;中轉時若飛機起落時間過早或過晚,可能還需要在美國過夜;行李較多的乘客,加拿大至美國這一程估計還要增加行李費用。
岳小姐說:「一切還有待觀察,若中美繼續增航,票價繼續下降,經美國中轉的價格與溫哥華出發直飛的價格能有千元差距,或可形成一定規模的中轉群體;否則,不會有太多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