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以指定篇章 解讀課外文言
【明報專訊】同學讀指定篇章《念奴嬌.赤壁懷古》,應該知道豪邁豁達的蘇軾因「烏臺詩案」而反思人生。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漢代御史府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本篇〈西畬瑣錄〉屬後人記述的蘇東坡軼事,亦反映他的經典形象,不妨由這個角度去解讀文中的人物動機。熟知範文和作者的背景,有時對回答課外文言題目也有意想不到的助力,同學不可不察。
■篇章
(第1段)東坡元豐閒繫御史獄,謫黃州。元祐初起知登州;未幾,以禮部員外郎召。道中遇當時獄官,甚有愧色。東坡戲之曰:
(第2段)「有蛇螫殺人,為冥官所追,議法當死。蛇前訴曰:『誠有罪,然亦有功,可以自贖。』冥官曰:『何功也?』蛇曰:『某有黃可治病,所活已數人矣。』吏收驗,固不誣,遂免。
(第3段)良久,牽一牛至,獄吏曰:『此觸殺人,亦當死。』牛曰:『我亦有鬘i治病,亦活數人矣。』良久,亦得免。
(第4段)久之,獄吏引一人至,曰:『此人生常殺人,今當還命。』其人倉皇妄言:『亦有黃。』冥官大怒,詰之曰:『蛇黃、牛黃皆入藥,天下所共知。汝為人,何鬗圻部H』左右交訊,其人窘甚,曰:『某別無黃,但有些慚惶。』」
孫宗鑑〈西畬瑣錄〉(節錄)
■題目(圖)
(1) 本篇記述了蘇軾生平事[。你認為本篇所述之事,當在蘇軾寫《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前還是之後?試結合篇章內容及課堂所學,加以判別。(3分)
(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答思路』
從背景官銜推敲時間線
相信同學應該知道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遊黃州赤鼻磯,即地興感賦詩。由此推斷,答案呼之欲出。
(2) 根據文中描述,判斷以下陳述;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2分)
(圖)
獄官因見到蘇軾被貶的潦倒落泊,因而為自己的作為感到內疚。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作答思路』
相關原文 逐句分析
東坡元豐閒繫御史獄,謫黃州。
← 文章首句已說明了蘇軾的處境:蘇軾在元豐年間因御史臺的案件而被監禁。
元祐初起知登州
← 但下一句說到蘇軾已被重新起用,擔任登州知州。
未幾,以禮部員外郎召
← 再下一句說到再過沒多久,蘇軾被升擢為「禮部員外郎」召回,並在回京路上遇上當時獄官。
同學可試想蘇軾當時的心情?
(3) 有人認為,本文中蘇軾的處世態度,與其在《念奴嬌.赤壁懷古》所體現的處世態度相通。試加以解釋。(5分)
(圖)
◆『作答思路』
比較文章 證明相通
要脈絡清晰地回應這種比較異同的題目,理科的同學不妨借用數學科中「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congruent)」的思路,想像甲乙兩篇,就是你要比較的兩個圖形,而自己的文字就是算式的步驟。
(圖)
你要先從甲篇(圖形一)中抽絲剝繭,剔除無關的成分,令甲篇與乙篇最相通之處骨骼分明地呈現;再歸納乙篇(圖形二)內容,萃取當中與甲篇相通之處。只要你令兩者的相通之處簡潔地呈現,答題就完成了。
■譯文
(第1段)(蘇)東坡在元豐年間因御史臺的案件而被捕下獄,貶至黃州。在元祐初年被重新起用,擔任登州知州;不一會,再以禮部員外郎的身分被召回京師。途中遇見當時(烏臺詩案之時)的獄官,(獄官)臉色看來十分慚愧。東坡便戲弄他說:
(第2段)「從前有一條蛇用毒牙咬殺人,被冥官追捕,按照律法應當處死償命。蛇上前自辯說:『我確實有罪,但是亦有功勞,可以藉此贖罪。』冥官說:『什麼功勞?』蛇說:『我體內有蛇黃(中藥,古人相信是蛇體內的分泌,實為礦物)可以治病,很多人因此而得救。』冥府的獄吏將蛇收監同時驗證牠說的話,真的沒有無中生有,蛇因此得以脫身。
(第3段)過了一會,(獄吏)拖茪@頭牛到冥官面前,獄吏說:『這頭牛撞死了人,亦應該以死償命。』牛說:『我體內也有牛(中藥,牛膽石)可以治病,亦很多人已因此而得救。』亦得以脫身。
(第4段)過了一會,獄吏拉茪@個人到冥官面前,說:『這個人在世時經常殺人,現在應該償命。』那個人倉皇之下亂說道:『(我)也有黃啊。』冥官大怒,質問他說:『蛇黃、牛黃都是藥材,天下人都知道。你是人,哪媟|有什麼騿H』左右獄吏輪流訊問,那個人十分窘困,說:『我沒有其他黃了,只是有一點慚愧惶怖(「黃」、「惶」諧音)。』」
文:林蔚耀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畢業後於大型補習社任職,監修教材。前任《藝文青》雜誌副總編輯,現職中學中文教師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