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灣區:醫療券再擴試點 覆蓋灣區9市
【明報專訊】長者醫療券推出初期只限香港使用,現時醫療券擴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中山、深圳、廣州、東莞等地。醫務衛生局早前宣布,擴大長者醫療券使用範圍,5月2日起將大灣區試點醫療機構增加12家(見表1)。醫衛局長盧寵茂說:「今次『試點計劃』服務點的佈局是經過精心策劃,服務擴展至現時尚未覆蓋的大灣區城市,即珠海、佛山、惠州、江門和肇慶,以及於已覆蓋的大灣區城市增設服務點。今次擴展『試點計劃』首次加入中醫院,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選擇。」換言之,香港長者將有更多跨境醫療選擇。
明報記者 龍彩霞
醫療券去年加入了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按政府提供數據顯示,該口腔醫院使用醫療券宗數僅次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排列第二,可見長者對牙科服務需求殷切。而口腔醫院服務包括洗牙、補牙、拔牙、杜牙根、牙冠、牙橋、種植牙、活動假牙、牙周病治療等(見表2)。長者使用醫療券需留意不可用作購買抗敏牙膏、電動牙刷、水牙線機、家用牙齒美白儀等產品。長者醫療券計劃並不適用於住院服務,主要使用範圍是門診服務。
新增珠海佛山惠州江門肇慶醫院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選址緊扣「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規劃,例如中山市吸引大量港人定居,當地首家試點醫院「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距離港珠澳大橋40分鐘車程;深圳則鎖定羅湖、福田等港人聚居區域的社康中心,長者毋須長途奔波,即可在居住地方附近使用醫療券看診、配藥,甚至做物理治療,大幅降低跨境就醫的時間與成本。試點政策突破過往限制,首度允許醫療券用於內地中醫服務,例如針灸、推拿、中藥調理等,回應長者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偏好。此外,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亦特設「頤年友善」,針對常見的關節炎、糖尿病、認知障礙等老年疾病,提供一站式診療方案。部分醫院更與香港保險公司合作,可直接結算進階檢查項目(如MRI、內窺鏡),減輕長者自費負擔壓力。
首加入中醫院 覆蓋中醫服務
由於長者對牙科需求殷切,原本已納入計劃的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及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都可以使用醫療券,但愛康健在深圳有多家分店,只有深圳羅湖火車站愛康健口腔才可以使用醫療券,所以長者使用醫療券時不要去錯地點。另外,長者可親身前往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口腔門診部(「紫荊口腔門診」)9 樓或19樓前台接待處的「香港長者醫療券服務點」,出示有效香港身分證或由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完成身分認證及掛號流程。此外,長者亦可通過「紫荊口腔門診」的官方網站或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到診時,長者可直接前往9樓或19樓前台接待處的「香港長者醫療券服務點」報到,由前台職員安排分診。接受門診醫療服務後,再由職員領至前台「香港長者醫療券服務點」使用醫療券支付相關服務費用。「紫荊口腔門診」會為長者申報使用醫療券,有關戶口內的醫療券使用紀錄亦會即時更新。在完成申報後,「紫荊口腔門診」會給長者一份印有其醫療券戶口餘額的紀錄,以供保存。然而,如某一次的醫療服務已由國家醫療保險涵蓋,長者也可以不使用醫療券支付該次的醫療服務費用。
長者醫療券計劃的設計是想盡量方便長者,因此長者毋須預先登記,合資格的長者在有需要接受醫護服務及使用醫療券時,只需親身到試點醫療機構的指定門診收費處,出示有效香港身分證或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到指定科室接受門診醫療護理,並已同意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便可使用醫療券支付相關服務費用。若長者首次使用醫療券,試點醫療機構會代為開設個人的醫療券戶口。「試點計劃」下的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的服務範圍大致相同,此外,合資格長者須先登記加入醫健通。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內的「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功能亦適用於「試點計劃」下的大灣區醫療機構,以便利香港市民自攜電子病歷紀錄作跨境使用。
長者醫療券試點計劃擴展至大灣區9城市,此舉猶如為跨境養老的銀髮族打開一扇大門。根據香港長者服務聯會調查,78%受訪者認同政策方向,特別是有子女在內地工作的「候鳥家庭」與珠海、中山置業的退休族群。隨茼~齡的增加,定期驗身對長者尤為重要。醫療券計劃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了一個便利的方式支付醫療服務費用。除了門診,醫療券可以用來做身體檢查嗎?長者可以利用醫療券支付預防、治療及復康的醫療服務,意味長者可以用醫療券驗身,以確保身體處健康狀G。
可用醫健通自攜病歷跨境使用
上述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收費以人民幣結算,按每月更新的換算率計算扣除港元醫療券金額。醫療券計劃下的配偶共用醫療券安排和「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同樣適用。此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中的「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新功能,亦將由同日起擴展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便利香港市民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以獲取更連貫的護理服務,有關功能將陸續擴展至「試點計劃」下其他醫療機構。
[活在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