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護理中心嚴重人荒 靠私人護士加班填空缺
【明報專訊】根據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所(CIHI)最新分析報告,加拿大的醫護人員選擇在長期護理中心工作的人數正在萎縮,長期護理中心愈來愈依賴於私人護士中介機構,並通過加班來填補職位空缺。
報告揭示,與疫情前相比,2023年在長期護理中心工作的醫護人員人數有所減少,其中包括在該行業中最大的兩個職業:註冊護士和執業護士。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主要受僱於長期護理中心的執業護士人數,從2021年的35,644人減少至2023年的33,459人,減幅為6.1%。在同一時期內,註冊護士人數減少2.1%,註冊精神科護士人數減少8.2%。不過,執業護士的人數則有所增加。
同時,在加班、病假、購買工時或從私人機構僱佣護理人員方面,較疫情前的水平有顯著增加。
CIHI強調,在新冠疫情爆發前,長期護理中心就已在人員配備和質素方面面臨挑戰。
數據顯示,從2020/21年度至2023/24年度期間,每間長期護理中心購買工時的中位數增加238%,加班時數增加74.1%,病假時數增加14.9%。正常工作的時數增幅不足1%。報告指出:「加班和購買工時有助於填補人手短缺,但成本高昂,並可能會增加本已超負荷工作的員工的壓力,依賴於那些缺乏與正式員工相同培訓的人員,並影響護理的持續性。」
渥太華大學的教授、加拿大健康勞動力網絡(Canadian Health Workforce Network)的主任布爾戈(Ivy Bourgeault)表示,長期護理行業一直難以招聘人手,歸咎於工作條件差、工時長和工資低等問題。她還指出,因人口老齡化和女性人口所佔的比例過高,護理本身的價值被低估。
布爾戈表示,情況惡化不能歸咎於單一機構,但她強調,各級政府都應在改善長期護理行業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這包括聯邦政府向各省和地區提供足夠的經費撥款,以及在全國範圍內採用質素標準和問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