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勤法醫凍薪近十年喊不公 每小時收略超32元 全天候待命無補償
【明報專訊】卑詩省多名外勤法醫近日發表聯署信,控訴在極具風險和壓力的環境下工作,但已近10年未獲加薪,目前時薪僅約32元,而且須全天候待命卻沒有任何補償,要求當局改善薪酬待遇。卑詩法醫服務處指正與省公安廳研究解決方案。
聯署信指出,外勤法醫是卑詩省各項緊急服務中薪酬最低的部門之一,雖然需要在在充滿風險及壓力的死亡現場工作,有時甚至要穿越崎嶇地形才能接觸到腐爛程度各異的屍體,但時薪僅略高於32元,而且他們需要全天候待命,但在待命期間並不計薪。
聯署信續指,外勤法醫的薪酬自2016年起一直沒有上漲,在高通脹及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影響下,薪資停滯導致難以招聘及留住人手,「許多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被迫離職,另尋較可持續的就業機會,導致社區服務出現缺口。」
根據卑詩法醫服務處(BC Coroners Service)資料,該部門負責調查非自然、突發、無法解釋或無人陪伴的死亡事件,法醫工作內容包括確認死者身分、死亡時間、地點和原因,以及將死因分類,例如自然、意外或兇殺等。全省目前有約50名全職調查法醫以及約85名兼職外勤法醫,後者按實際工作時數領取報酬。
聯署信續指,近年調查法醫已多次獲得加薪,亦享用豐厚福利及退休金,而且一般採用混合或遙距工作模式,毋須接觸高風險環境,相較之下,外勤法醫長期處於高壓及高風險環境,卻得不到合理薪酬及基本工作保障,兩者薪酬存在明顯不平等。
信中亦批評現行制度要求外勤法醫24小時隨時待命,卻未就待命時間支付任何薪酬,「我們經常需要長時間等候派遣,其間卻沒有任何補償,這種做法根本不符合緊急服務專業的標準,政府應設立有薪待命制度,承認外勤法醫付出的時間與犧牲。」
現居素里的錢迪(Leena Chandi)過往從事保險詐騙調查,去年秋季加入成為外勤法醫,「我們工作時遇到的情況不是一般人想像那樣,任何人都不應該經歷這種情況,但總要有人從事這份工作,替死者發聲。」
錢迪與約10名同事均參與聯署要求調漲外勤法醫薪酬,「我有一位同事是單親媽媽,卻幾乎付不起房租。」她指雖然聯署信已發送給省議員及高層管理人員,包括首席法醫拜德萬(Jatinder Baidwan),但截至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回復,官方亦沒有承認他們的擔憂。
負責百里屋(100 Mile House)及克林頓(Clinton)地區的外勤法醫格蘭瑟姆(Tom Grantham)表示,自2016年入職以來一直抱持服務社區的信念,致力協助死者家屬度過悲痛時光,但他坦言目前的薪酬制度令人難以堅持,尤其是待命不計薪的安排,「這種制度與以往救護員相似,直至近年救護員才獲得待命薪酬,但我們至今未享有此待遇。」
格蘭瑟姆續指,由於其職責要求全天候待命,無法出勤時必須自行找人頂替,「如果我要參加某人的生日派對並喝酒,那麼我有責任找到另一個可以接管我所負責區域的外勤法醫代班。」
卑詩法醫服務處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與卑詩公共安全廳合作,研究改善外勤法醫薪酬安排,「這體現了我們共同的承諾,即為擔任相關重要職責的人員提供支援,找到解決方案是優先事項。」
錢迪及格蘭瑟姆指出,不少同事擔心發聲會帶來不良後果而選擇沉默,而外勤法醫在緊急服務中扮演的角色亦常被誤解,「公眾根本不知道我們的工作內容,電視畫面可能會略有描繪,但除非家中有人去世,否則他們從沒機會接觸法醫,或許現在是時候讓公眾更了解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