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預繳式消費擬第四季諮詢 涵蓋金額年限 美容業:各界經營難非理想時機
【明報專訊】健身、美容及醫療等行業常採預繳式消費,近年部分公司結業令不少消費者蒙受損失,涉款以億元計(見表)。政府繼2019年就美容和健身服務消費合約設法定冷靜期諮詢公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丘應樺昨在有線新聞節目《有理有得傾》表示,希望今年第四季就規管預繳式消費展開諮詢,涵蓋預繳式消費的年限和金額等方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支持規管,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則認為規管只限特定行業較好。美容業代表認為目前各行業經營困難,非規管的理想時機。
丘應樺:暫不希望預設行業 金額未定
丘應樺表示,會在諮詢期再看清楚,暫不希望預設規管特定行業,但仍要平衡業界和市民需要,規管若過分嚴格,將不利業界營商。他說,2019年諮詢後遇上新冠疫情及經濟影響等因素而未執行規管,而過往發生企業結業,留意到市民有聲音希望規管預繳式消費,故計劃再做諮詢。
至於2019年諮詢時建議3000元以上消費金額設冷靜期,丘應樺說今次暫未有定案,會研究哪個金額為市民和業界接受。他補充,兩次諮詢的時間和環境均不同,會參考上次諮詢結果,惟會重新訂立做法。
鄧家彪倡年期上限掛u租約
鄧家彪向本報稱,工聯會今年5月28日曾與丘應樺會面,期望政府立法規管預繳式消費以保障消費者。他說,上次會面時,政府方面同意需處理預繳收費年期過長問題。他建議規管年期上限可與場地租約年期掛u,而是否設立第三方平台暫時託管商戶所收預繳費用,亦可在諮詢期內討論。
另外,鄧期望規管內容可包括引入無條件退款的冷靜期,建議可考慮按合約金額分級,舉例小額的冷靜期訂為7天、大額則更長;至於在冷靜期內消費者可否使用服務、收費如何,亦應處理。
團體倡不限行業 規管下限千元
規管預繳式消費大聯盟召集人、民建聯區議員姚銘向本報稱,認同規管不應限於某個行業,規管亦應愈快愈好。他說,據其接觸的個案,一些消費者在美容中心因預繳式消費而損失1000至2000元,認為規管下限可設在1000元水平,以保障更多消費者;至於年期上限,他認為一年屬合理。
美容業:預繳主流 年期短或斷資金鏈
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表示,社會期望規管預繳式消費屬無可厚非,惟現時各行各業經營艱難,非規管的理想時機;若要立法,應重點打擊顧客在預繳費用後未能取得服務的問題,盡量減少對正常運作商戶的影響。他又稱「合規有合規的成本」,美容業現時亦有以按次收費模式經營,但主流仍是採預繳收費,反映市場已習慣這模式,如規限預繳年期太短,或令部分公司資金斷鏈,不利經營,因此立法時要小心考慮。他說會在諮詢期內向政府表達意見。
邵家輝表示,各行業現時經營艱難,但同時理解政府要平衡保障消費者。他說,若限制不許用預繳式收費,會影響商戶經營,政府現時先做諮詢,可聽各方意見。他認為規管只限特定行業較好,不應一刀切涵蓋所有行業,以冷靜期為例,消費者如在一般服裝店買衫後劃一可在7天內無條件退款,小商戶未必能承受。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