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泵水剩餘動力 大廈水缸變發電站
【明報專訊】水力發電是其中一種綠色能源,但以往的水力發電系統都必須安裝在大河流。不過,近年卻有本地初創公司研發出一種「水動力回收發電系統」,利用水被泵入各種儲水缸頂部的剩餘動力推動渦輪發電。理論上,這個方案可以將城市建築物的各種儲水缸「解鎖」成為小型的水力發電站,在積少成多下,水力發電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變得可行!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綠創能源有限公司(Green Vigor Limited)共同創辦人莊曦籲、李柏毅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21年,專門研究「水動力回收發電系統」。這是指食水或鹹水被泵入天台或者地下的食水缸或鹹水缸的頂部時,其實還有不少剩餘動力,足以推動一個或多個渦輪發電。
不額外佔用面積 不影響水壓
兩人強調,這不會令市民使用食水或者}廁水壓降低,因為這是在食水或鹹水進入食水缸或鹹水缸時發電,並不是在離開食水缸或者鹹水缸、流入單位之前的時候發電。
原來他們以前經營其他生意時,設於火炭工廈低層的貨倉曾一年內3次爆食水管水浸。他們發覺,由食水管漏出來的水還有頗多剩餘動力。於是開始有關研究。
由2021年初至2024年初,他們主要做研發工作及申請專利。現時該公司的「水動力回收發電系統」HydroVigor,已在香港獲得短期專利,在內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並正在內地申請有效期較長的發明專利。去年6月該公司更成為科技園的培育公司。
今年5月底,培基小學成為該公司第一個客戶,在其地面鹹水缸安裝該公司「水動力回收發電系統」,缸頂的1個渦輪每日可以產生8至10度電,作為STEAM教學用途。
40層高公屋 每月發電逾3000度
至於正在商討中的潛在客戶有屋苑泳池、甲級商廈、大型商場、某個大型屋苑以及個別政府部門等。其中,某個屋苑泳池設於地庫的大型儲水缸相信會較快安裝,成為第二個案例。而且因為該泳池多人使用,儲水缸的進水量大,估計可以用串連方式最多安裝6個渦輪,每日產生大約70多度電。
李柏毅表示,其實一棟大廈可以有多個位置安裝這些渦輪。以40層高和以上的住宅大廈來說,除了天台和地下的食水缸和鹹水缸之外,可能部分還設有中途缸。商廈和商場的天台,亦可能另外設有中央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塔的儲水缸。至於每個水缸可以安裝的渦輪數目,則視乎進水量和進水喉管直徑的大小。
李柏毅以一棟40層高、住了大約2250人的公屋大樓計算,估計單是在天台和地面的食水缸安裝渦輪,每日就至少可以產生大約100度電,每個月至少發電大約3000度。如果天台和地下的鹹水缸也安裝渦輪,發電量可以再增加25%至50%。這些電力不能賣給電力公司,但可以向電力公司申請,將之接入電網內使用。例如,用於晚上每層樓的走廊燈光,以及地下大堂的冷氣、燈光和大電視機等,從而幫補一下管理費。
雖然發電量不大,但若以每單位平面面積來計算,這種「水動力回收發電系統」的效率其實比太陽能光伏板高。
更重要的是,這種系統只需安裝在水缸的頂部,並不佔用任何額外的面積,大廈的天台可以照樣安裝太陽能光伏板、風力發電系統或者太陽能熱水器等。
新加坡奪獎 將獲地產商合約
今年6月,該公司在貿發局主辦的「創業快線」培育計劃中,獲選為最後10間優勝初創企業之一,兼且獲得「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大獎」。7月10日,該公司又在新加坡的CapitaLand Sustainability X Challenge中獲得最具創意獎。主辦比賽的地產發展商CapitaLand已承諾提供某個總額的合約,希望該公司在一年內安裝完成。估計該金額大約可以完成5至6個項目,每個項目安裝1至2個渦輪。該公司會優先選擇,安裝在一些新加坡商場天台的中央空調系統冷卻水塔的儲水缸,可能下一季就有部分開始安裝。
兩人估計,今年內應該可以在香港和新加坡一共安裝大約10個渦輪。之後兩年的目標,則是合共安裝100個渦輪。
該公司更計劃,當屋苑、商廈、商場、泳池這些客戶穩定之後,再開拓工業客戶。例如,新加坡也有不少藥廠和半導體廠,用水量隨時比商廈更大,相信它們的儲水缸亦適合安裝渦輪來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