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樓揭倒斃 鄰居:近半年每兩三周有人去拍門
【明報專訊】房屋署前日到葵涌葵盛東h上門收回一單位,發現七旬獨居婦倒斃屋內,據悉屍體已腐爛發黑。房屋局曾表示,在發出「遷出通知書」前會先與涉事租戶溝通,若獨居住戶無聯絡人,會茷O安留意住戶進出大廈情G及記錄住戶水電用量等。不過,本報記者昨到事發單位樓層觀察,該單位所屬走廊的水表箱鎖上,未能查看讀數。有區議員盼房署設立獨居長者名冊,以助盡早發現有關個案。
社署回覆本報查詢稱,會嘗試聯絡事主家人,並按其福利需要提供協助。據了解,事主並非社署社工的跟進個案。房署日前表示,戶主無欠租紀錄,惟沒如期交回去年10月發出的居住情G申報表,房署其後多次上門家訪、聯絡戶主及其親屬不果,亦曾聯絡社署,今年6月30日發出遷出通知書,上月31日終止租約,前日上門收樓。
涉事單位水表箱鎖上
本報記者昨早11時許到事發單位的樓層觀察,水表箱設於每條走廊盡頭,除了該單位所屬走廊的水表箱外,其他水表箱均沒上鎖,可打開查看讀數。
葵青區議員伍志華表示,死者生前未曾接觸其辦事處人員,亦未有死者家屬聯絡他,認為房屋署雖可查閱水電表讀數,但部分獨居長者較節儉,房署未能藉此發現異樣也不出為奇。伍又稱,由房署聯絡不上戶主至揭發婦人身故相隔一段時間,建議署方設立獨居長者名冊,僅供內部人員參考,並多加留意相關住戶,及早發現同類事件,亦需宣傳鄰里關懷。
議員倡設獨居名冊 長者關注私隱
住在事發單位對面的羅先生昨稱,近半年每兩三個星期就有房署職員與保安到事發單位拍門、發信,又向鄰近住戶查詢事主行蹤,惟單位沒傳出異味,房屋署難以察覺住戶是否在單位內死亡。
住在事發單位樓上的75歲鄭先生自言平日有聯絡家人,緊急時可按平安鐘,不擔心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但現時大多公屋單位關上大門,保安難察覺異狀。被問到政府應否透過恆常家訪、記錄住戶出入大廈來減低獨居長者失救風險,鄭擔心會侵犯私隱,建議當局留意單位信箱有否定期清理,若發現異狀,保安拍門或聯絡住戶數天不果,可報警要求調查,必要時才入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