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科興胸痛不治 男子裁死於自然
【明報專訊】44歲男子2022年接種科興疫苗後因胸口痛留醫伊利沙伯醫院,5天後不治。死因庭陪審團昨日退庭商議?約兩小時後,一致裁定事主死於自然,無提出建議。事主家屬稱,事主「屬於不幸」,當時正值新冠疫情,事主的治療拖延約20小時,錯過搶救時機。伊院發言人回應說,得悉及尊重死因庭裁決。
入院3天心臟停頓 手術室要等
事主林嘉永生前任職文員,2022年7月6日接種一劑科興疫苗,兩日後因胸口痛到伊利沙伯醫院求診,留醫3天後於同年7月11日離世,終年44歲。三女二男陪審員陪同死因裁判官周至偉審理本案。死因研訊主任為韓蘊善,利害關係方為醫管局,由大律師文嘉樂代表。
綜合庭上證供,事主入院時病徵似急性冠心病,2022年7月11日凌晨零時心臟停頓,懷疑主動脈剝離。同日醫生決定為事主做手術,但無可用手術室,至晚上約8時才能準備做手術。事主被送抵手術室外後心跳過慢、大量出血,最終不治。專家證人認為無醫學證據證明接種疫苗與事主死因有關,兩者只屬巧合。
事主弟嘆不幸 指疫情礙拯救
周官引導陪審團時表示,應注意伊院是新冠疫情時的指定醫院、資源緊絀,但這不是常態;病理學醫生卓華及專家證人、心臟科醫生李樹堅的證供顯示,事主死因是由主動脈夾層剝離引起的心包填塞,可自然產生及致命,但事主曾接受治療,故陪審團可考慮裁定事主死於自然、死於不幸或意外,或者死因存疑。陪審團最終裁定事主死於自然,死因是心包填塞。
事主的胞弟於裁決後表示,聽取醫生及專家判斷後,只能說事主「屬於不幸」,家屬已釋懷。他說「如果唔係Covid,就唔會錯過拯救,因為(事主)等20個鐘」,又稱兄長患有罕見的主動脈夾層剝離,家屬「只可以接受呢個理由」。伊院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稱對病人離世感難過,再次向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也會提供協助。
【案件編號:CCDI 1114/22】
(死因研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