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9
    星期五

法醫未親到命案現場 2女屍腐爛數月才發現
前線法醫資源不足 倡權組織促當局檢討制度

[2025.08.29] 發表
社區法醫無薪候命制度被批評嚴重打擊士氣。(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中心東端一處單室住戶大樓3年前有一名男子在單位內死亡,但警方直至數個月後才發現單位內原來還有兩具女屍,事件除了可能涉及警員疏忽,亦揭示法醫部門資源不足導致無人親身到場支援,有前任法醫及倡權組織促請當局檢討制度。

溫市警2022年2月在東端禧利路(Heatley Ave.)405號路段一幢單室住戶大樓某單位內,發現有犯罪前科的男子范文忠(Jimmy Van Chung Pham,音譯)身亡,然而警方當時未察覺在該狹小單位內,還有13歲原住民少女奧蘇普(Noelle O'Soup)及女子埃南(Elma Enan)的屍體,數個月後兩人正在腐爛的遺體才被警方發現。

法醫電話「遙距處理」 現場警員或涉疏忽

警方其後解釋指涉事單位屬「極度囤積」情況。卑詩警察投訴專員辦公室已就現場警員是否涉及疏忽展開調查。事實上,當日負責案件的社區法醫或外勤法醫亦未有發現兩具女屍,原因是他們並無親身到場,而是僅透過電話與現場警員聯絡。目前尚未清楚為何當局容許在沒有法醫到場下清理現場,卑詩法醫服務處僅稱由於案件仍在調查中,因此不便評論。

前社區法醫舒爾茲(Sonya Schulz)透露,為節省開支,法醫服務處自數年前起不再要求法醫親赴部分案發現場,「范文忠一案引發法醫圈廣泛討論,我們普遍認為若當日有法醫親赴現場,兩具女屍應能及早被發現,因為在范文忠去世前,大樓內其他居民早已投訴單位傳出腐爛氣味。」

外勤法醫時薪僅32元 候命無薪酬

舒爾茲直言,范文忠一案的調查錯漏,與當局多年來忽視法醫服務有關,包括輕視其重要職責、經費不足及外勤法醫待遇偏低;外勤法醫目前時薪僅32元,而且候命時沒有薪酬。

倡議團體Justice for Girls的律師布朗(Sue Brown)表示,范文忠一案反映法醫服務處長期存在的制度性問題,即前線法醫所獲資源不足,難以確保對死亡個案進行徹底調查。

卑詩原住民酋長聯盟(Union of BC Indian Chiefs)曾形容范文忠為「已知的掠奪者及性罪犯」;布朗稱目前尚未清楚為何最初未有法醫到訪案發現場,「法醫職責是確定死亡方式及死因,但若他們無法親身了解死者被發現時的現場情況,我認為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布朗又指,其組織的倡議工作通常集中於警方調查是否充分,「沒想到竟然也需要對法醫服務處進行同樣程度的倡議及關切,奧蘇普的遺體是在市中心東端一個單室住戶單位被發現,我認為法醫及警方對其案件都缺乏深入了解。」溫市警則表示,對奧蘇普與埃南的死亡調查仍在進行。

早於2019年11月,一眾外勤法醫去信上級反對減少現場出勤的安排,「我們意識到法醫服務處面臨的財政限制,並需努力削減開支,但我們擔心會導致死者家屬所獲得的服務質素下降。」

法醫服務處早前發聲明指,當年因響應省府的財政審慎要求而實施上述安排,但現時有關限制已經撤銷,「目前大部分死亡個案都有法醫親自到場處理,但在某些情況下法醫可以自行決定遙距處理,包括現場不安全、死者身處護理設施,或法醫同一時間需處理多宗個案。」

卑詩省多名現任及前任社區法醫多年來一直批評,無薪候命制度嚴重打擊士氣,導致經驗豐富的法醫流失率高,改善時薪、醫療福利及退休金的訴求亦不獲接納,即使有法醫曾嘗試組建工會、提出人權或僱傭法訴訟但均告失敗。

原任職護理工作的舒爾茲,於2018年加入法醫服務處擔任兼職社區法醫,但約4年後因到了「無法堅持的地步」而辭任。她指曾處理過不少可怕案件,包括兒童死亡個案,並被現場警員建議接受輔導,但服務處對兼職外勤法醫並無相關支援,「我只能靠自己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前卑詩審計總長多伊爾(John Doyle)早在2011年的一份報告亦指出,社區法醫按需要隨傳隨到的聘用模式存在問題,「他們是唯一按時薪支付、卻不是依《公共服務法》(Public Service Act)聘用的政府僱員,更多是依靠社區成員出於公共服務精神而擔任此職,而非視之為一份職業。」法醫服務處在聲明中表示,正與公共安全及法務廳合作,尋找解決社區法醫薪酬問題的最佳途徑。

更多加國新聞二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