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研加強部門採購信息共享
【明報專訊】財庫局採「三重行動」跟進政府涉購「冒牌水」,包括成立專責小組審視現有機制。立法會議員尚海龍昨就改善政府及公營機構的採購程序口頭質詢,稱有劣[斑斑的供應商董事,更換公司名稱後繼續投標甚至中標,關注當局如何做好盡職調查。財庫局長許正宇說,專責小組會考慮在政府層面加強信息共享工作,檢視如何更有效地向有機會涉足採購工作的其他部門,分享個別部門採購期間或之後收到的企業及採購資訊。
物流署一般而言會為政府部門採購價值超過1000萬元的貨品,部門則自行負責採購服務和價值較低的貨品。許正宇昨在立法會說,現行制度有為採購過程把關,包括物流署專隊不時抽查採購紀錄以作第三方審查,過去3年年均抽查逾100個採購項目,並就個別項目提出改善建議。
買水改制「無影響把關」
選委界議員簡慧敏關注由哪個部門就物流署做的招標項目作第三方審查。許正宇說,專責小組會就此方向「查找」及提出建議,並檢視整體採購情G,他認為飲用水事件反映物流署或要提高警覺。許稱專責小組8月下旬已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聚焦在盡職調查、招標準則、合約管理和質素保證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議。
財庫局上月回覆本報查詢時披露,不採用「評分制」採購樽裝飲用水是由物流署長批准。實政圓桌田北辰昨稱,由署長一人決定是否轉變招標制度的機制或有問題。許正宇說,由評分制變成另一制度無影響質素把關,當局有機制對有關調整及具體執行把關。
圖書館中文書招標疑蝯分
許稱價格非唯一考慮
另外,體藝文出界議員霍啟剛引述業界反映,康文署就圖書館中文書招標時剔除對投標商評分項目,只以價格作唯一審核標準,造成「價低者得」。許正宇稱,即使無使用計分制,當局會將以往的評分內容,例如有否樣辦、電子版發票等列為「基本技術要求」,價格並非唯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