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微粒促使心肺病發 研究指山火煙霧損壽命
【明報專訊】一項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加拿大山火季節創下歷史紀錄,煙霧飄散全球,導致約5400宗急性死亡及逾8.2萬宗早逝個案,該項研究經同行評審並在權威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團隊利用多個電腦模型及數據來源,估算由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引致的死亡人數。在因持續暴露於煙霧數月而導致的8.21萬宗早逝個案中,有6.43萬宗發生在北美和歐洲,其中美國3.3萬宗,加拿大8300宗。整體數字在2023年全球PM2.5相關死亡個案中佔0.9%。
研究稱,2023年6月下旬至7月初煙霧最為嚴重,導致美加估計有5400人急性死亡。
該研究的加籍共同作者、卑詩大學(UBC)人口與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布勞爾(Michael Brauer)表示,慢性影響遠超急性效應,煙霧與心肺疾病等既有健康風險交互作用,可能縮短壽命。他形容這是「污染暴露的慢性累積」,並警告隨氣候變遷加劇,類似情況將趨頻繁。
加拿大2023年山火季節一共發生6000多場山火,焚毀超過15萬平方公里林地,佔全球火災微粒污染暴露量的13%。煙霧飄散至北美及西歐,影響尤為廣泛。
煙霧熱點包括魁省詹姆士灣(James Bay)地區、阿省、沙省及西北地區;美國則涵蓋洛磯山脈、中西部、俄亥俄河谷(Ohio Valley)及東北部;歐洲則以西班牙、意大利及法國最為明顯。
布勞爾呼籲政府加強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例如在煙霧事件期間調整活動安排,或向心肺病患者提供空氣過濾器。研究亦引用其他地區的相關研究,指出2000至2019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及拉美地區每年因山火煙霧分別導致約38.5萬、14.4萬及7.9萬人死亡。研究呼籲進一步開展高質素流行病學研究,以深入了解山火煙霧與其他空氣污染的健康影響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