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認為自願醫保的落實不算迫切,指出現時香港醫療系統的最大問題是資源錯配,「政府撥款予醫管局,但資源未得以對症下藥」,市民持續不滿,惟醫療人員提供的服務與政府收益沒有直接關係,令政府未有足夠誘因去改善服務。
放大
 
(圖E)
放大
 
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中)2014年末公布自願醫保計劃諮詢文件。
放大
 
醫管局年報指出,部分醫院的病H佔用率超過100%,梁家騮質疑報告顯示可用病H數目與真實不符,曾就此向政府提出問題,惟尚未得到回覆。
放大
 

其他新聞
概念解碼﹕綜合國力(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一換一概念音樂會
學好通識﹕主題與重點概念
通識手記﹕尊重和體諒別國文化
實戰錦囊﹕應付漫畫及圖片題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人物X概念﹕梁家騮談醫療改革

【明報專訊】本港醫療系統實行公私營服務互補的雙軌制,隨茪H口老化,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公營系統超出負荷,公私營醫療出現失衡。正因如此,政府推出醫療改革,加強醫療系統發展的可持續性。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是醫療改革的重要一環,政府2014年末推出諮詢文件收集市民意見。到底自願醫保能否解決香港醫療系統的問題?對市民是否有實質幫助?今回請來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談談醫療改革。

◆醫療融資背景資料

2008年

2008年,政府推出醫療改革諮詢文件《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提出6個醫療融資(healthcare financing)的方案(圖E),當中包括自願醫療保險、強制醫療保險等,希望透過改善私營市場的醫療服務質素,鼓勵更多市民使用這些服務,減輕公營醫院的負擔。政府文件指出,計劃並非能夠解決本港醫療系列面對的所有問題,但可初步調節失衡情G。

2010年

收集市民意見後,2010年的醫療改革第二階段諮詢文件《醫保計劃 由我抉擇》建議推出自願參與的醫療保障計劃,列出自願醫保的四大目標,包括為有能力投保人士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選擇、紓緩公營服務的輪候情G、為投保人士提供直至年老的醫療保障,以及提高私營醫療保險和服務的透明度。當時有60%表達意見的人支持政府推行建議中的計劃,亦有人質疑政府是否能透過計劃達到上述4項目標。

2014年

2014年12月,政府就自願醫保計劃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諮詢文件中列出保險計劃的細則,並建議在食物及衛生局下設立組織監管和檢討機制。另外,文件亦指出需要增加的配套措施,例如增加醫療人手、資源等,以應付自願醫保推行後對私營醫療服務的上升需求。文件最後指出,自願醫保計劃目的是便利市民選用私營醫療服務,令公營系統得以改善,長遠而言調整公私營醫療服務使用量的比重。

根據《明報》2014年12月16日的報道,作為輔助醫療融資的自願醫保,一年收得的民間保費最少達54億元,令私營醫療市場擴大,保險市場亦會膨脹,料會新增逾20萬人投保,而政府換來的是每年節省28億元公共醫療開支,可供投放其他公營醫療服務。政府估算自願醫保會令部分公營系統的醫療程序轉至私營市場,惟公營醫療服務影響未算顯著,若沒自願醫保,2040年的公立醫院出院人次約佔整體86%,推行醫保後會減至81%,公營份額減6%,但私營會加36%。

◆香港醫療制度最大問題——資源錯配

行醫28年的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說數十年來香港醫療系統轉變不大,談到人口老化令醫療系統負荷重,他認為這並非一個絕對的現象。「一般而言,人口老化率指人口中60歲以上人士佔的百分比,長者易有病痛,令社會的醫療開支(medical expenses)上升。香港人口流動性(mobility)高,新增人口不少是來自內地相對年輕的人,加上社會20多年前已經開始就醫療改革展開討論,當時還未考慮隨荇犮N而改善的整體健康狀G。」

人口分佈改變 資源投放未對症下藥

梁家騮認為現時本港醫療制度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源分配,「市民主要不滿公營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長,這也是影響最大、最多人的問題……現時不同聯網(註1)的輪候時間參差,從十數個星期至120星期不等」。他解釋,醫管局成立之初,按照各區人數分配資源,較少人口的區域分得的資源亦會較少。但隨茠懋|發展,各區所需資源上升,人口分佈也改變,惟醫管局沒有調整資源分配方式,導致分配不均。梁家騮舉例,九龍東、新界西等地區資源缺乏最嚴重,「假如九龍東佔整體資源分配10%,當該區缺3個醫生時,便要待整體醫生數目增加30名才可獲分配3名(10%)」。他認為政府未能對症下藥地投放資源,令市民不滿。

◆政府未主動推醫保 私人醫保質素參差

近年社會曾就自願醫保多番討論,梁家騮指出,過去30年,政府未有主動就醫療保險做過什麼,同時私人保險市場投保金額在過去20年上升不少,現時約200萬人有購買各種私人醫療保險,但市面上的保險產品質素參差,保障不完善。「部分保險產品賠償金額不夠涵蓋醫療支出,有些只可索償一次,有些則不接受長期病患者或長者投保。」雖然有種種不足之處,梁家騮認為近20年私人醫院住院率上升,算是反映私人保險的作用得以發揮。

梁家騮表示,所有保險的目的皆是「分擔風險」,以醫療保險為例,「投保人士集體供款,為個別有需要人士分擔『不常見的不幸事件』的醫療開支」。自願醫保只涵蓋費用較高昂的住院服務而非普通門診,「一般人每年可能使用家庭醫生服務數次,情G較普遍,而費用相對不高,帶來的財政負擔亦不算大」。他說自願醫保主要對象是中產人士,基層市民可選擇繼續使用政府提供的公營醫療服務。

◆自願醫保是「願者上釣」

關於自願醫保推行形式,梁家騮指政府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說法,「最新的建議安排是以立法方式規定所有私人市場的醫療保險產品符合『最低要求』,以改善上述的不足之處。不過,這樣會令營運成本增加,整體保費自然會提高,而高風險人士的保費更會變得非常高」。為解決保費上升的問題,政府建議為高風險人士的保單設保費上限,為基本保費的200%。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2013年10月表示,考慮為由公帑注資的「高風險池」設年齡上限,被評為「比正常風險高3倍」的市民可在計劃推出的首年加入高風險池,但之後只容許40歲或以下的市民加入。高永文解釋設限可避免政府無限注資,亦可鼓勵更多病人在年輕時買保險,因年紀愈大,風險評級愈高,買保險也會愈困難。

建議中的自願醫保有漏洞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和經緯認為不應以40歲作為高風險人士投保的年齡界限。他在〈自願醫保不應以40歲劃界〉一文中指出,「按照目前已知的安排,保險公司不得拒保的規定只適用於推行後的首年……而40歲以上人士若首年不投保,次年將可能無法受保」。同樣,梁家騮認為建議中的自願醫保計劃存有漏洞,「40歲以上的高風險人士買不到保險之餘,市場上不符合最低要求的保險產品可能遭淘汰」,這也是保險業界反對自願醫保的原因。

梁家騮形容自願醫保是「願者上釣」,研究醫療政策的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則稱,日後多少人參與自願醫保仍屬未知之數,如屆時醫保口碑差,找不到醫生或H位不足等也會影響參與意欲。

註1:醫管局現時管理42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7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各醫院及門診按其所屬區域,劃分為7個醫院聯網。根據醫管局資源,聯網制度可確保病人在同一個地區內獲取持續治療,要達至此目的,每個聯網的醫院運作均需理順補足,令聯網內的醫院能合力為區內社群提供全面和互相配合的服務。

■相關概念

醫療改革(healthcare reform)

隨茩輕鉹H口老化,醫療需求增加,自1990年代開始,港英政府已就醫療改革作研究討論。2008年,醫療改革正式展開諮詢,當局提出包括醫療融資改革(引入政府以外的輔助融資)、公私營醫療協作、建立電子病歷資料庫等建議,並在2010年公布醫療融資計劃,建議透過私營醫療保險計劃,減輕公立醫院負擔。

資源分配(allocation of resources)

資源包括土地、能源等天然資源,以及金錢、資產、人力資源等。人的需求無限,但社會資源有限,所以如何分配資源,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點。在自由市場,資源分配主要透過價格系統反映的顧客需求主宰,而在計劃經濟體系,或混合經濟的公共部分,資源的分配則屬政治一部分。

文﹕鄭寶欣

圖﹕鄭寶欣、資料圖片

 
 
今日相關新聞
人物X概念﹕梁家騮談醫療改革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