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光影:一個現實的追夢者——與黃修平導演對談

[2021.04.23] 發表
黃修平稱,面對「現實」壓力,有時需要「屈就」,但重要的是無愧於心,繼續在夾縫中追求合乎自己價值的事。(鄧宗弘攝)
黃修平(右二)與主演《狂舞派3》的演員蔡瀚億(左一)及Lokman(右一)合照。(資料圖片)
《暴雨驕陽》(1989)Dead Poets Society(劇照)
《當碧咸遇上奧雲》(2004)(劇照)
《狂舞派》(2013)(劇照)
《狂舞派3》(2021)(劇照)

【明報專訊】風度翩翩,笑容可親,往往是黃修平導演給大眾的第一印象。他近年幾部長片作品,都緊貼社會氣氛,道出年輕一代的情緒與處境,《狂舞派》(2013)的一句「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至今仍有不少觀眾記得,結合其俊朗的外表,總予人「正能量」的開朗感覺,但導演的心思,是否如此簡單呢?

美術室是黃修平的夢工場

最近有幸獲邀擔任嘉賓主持與黃修平在線上對談,讓中學生及公眾與導演交流。這是由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合辦的「大師級導演講座系列:狂舞足道——黃修平導演的信念」活動,雖在長假期前夕舉行,參與者仍眾,大家都想親身探問導演的具體想法。

回顧導演的創作,如《當碧咸遇上奧雲》(2004)與《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都與中學生活有關。問到導演的求學過程,他表示中學生活相當美好,那時候正值香港電視、電影、劇場、流行音樂百花齊放的年代,同學都愛交流文藝,校園也很自由,美術老師是他的啟蒙,會鼓勵同學做小劇場演繹人生故事,於是導演少年時已寫過短劇批評教育制度,又敢於與相對保守的老師交換意見,美術室彷彿他的私人空間,讓思想任意飛翔。《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1989)是當時導演深受感動的電影,故事中不按傳統的老師,愛與學生談詩論藝強調自由思想,相信其著名對白「活在當下,抓緊時間,成就非凡人生」(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必定大大鼓舞了少年黃修平吧。

在現實縫隙中尋找自我

「自由」是導演非常珍視的價值,但空談理想,不僅離地,也容易走入死胡同。黃修平早期得獎作品《燦若繁星》(2000)雖是少作,已借少年導演的角色,自我批評,創作人不能自顧自話不了解「人」,特別是身邊人;《魔術男》(2007)則借女主角之口,疼惜kidult般的男主角不夠「成熟」。少年的處境、成長的困惑,是其電影的常見主題,要真正變得成熟,就不能不直面「現實」,包括種種規則和限制,如短片《五個買樓的少年》(2011)就已關注至今仍困擾香港人的居住困境,新作《狂舞派3》更批判地產霸權。導演在訪談中強調很想聽到年輕人的聲音,面對「現實」的壓力,他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可能有時需要「屈就」,但重要的是無愧於心,繼續在夾縫中追求合乎自己價值的事。有同學問導演是否已完成拍電影的夢想,導演就說只「實現了一半」,因為如今他希望透過電影帶給觀眾力量,有了與過往不一樣的使命感,是以希望找到更多同路人。

「現實」總是充滿挫敗,在公眾問答環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同學問及導演最挫敗的經驗。黃修平直言是拍《魔術男》的時候,因為之前他創作的多是低成本獨立製作,幾個志同道合者一起創作不難磨合,而且非常自由,但《魔術男》相對成本較高,要滿足較多工業常規,才發現很多人事不由自己控制,實戰不能只靠一腔熱血,需要學懂處理人事,掌握專業製作的手法,那都是他接觸到「現實」後才明白的。

追夢法寶:機遇自信修養

他藉此寄語同學︰「你要知道你自己想做什麼。你想投身電影行業,還是純粹很想拍片?」若是後者,大家就要利用這時代的科技和媒體優勢,多看多讀多觀察多創作,他看過好些中學學生會的宣傳片,很佩服年輕人的技術和創意,這樣看「電影已死」當然是偽命題。若是前者,同學就要明白演藝圈很講機遇,要接受長年的挫敗可能,「愈難打齔P愈要打好佢」,正如《狂舞派》捧紅了蔡瀚億與顏卓靈,同是要角的楊樂文卻要相隔多年,通過《全民造星》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如果他輕言放棄,或不懂轉型變通,就不會有今天的Lokman。

最後,黃修平特別強調「自信」與「修養」的重要。希望透過這場對談,能啟發同學成為現實的追夢者吧。

■黃修平部分作品

《燦若繁星》(2000)

《當碧咸遇上奧雲》(2004)

《魔術男》(2007)

《五個買樓的少年》(2011)

《狂舞派》(2013)

《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

《狂舞派3》(2021)

◆陳廣隆 - 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鄧宗弘、資料圖片、劇照

[語文同樂 第506期]

更多教育
字旅行間:異國的家鄉
【明報專訊】香港島上移動的千島之國——吳皓妍 農曆年吃香喝辣後,臉上暗瘡數月不好,偶爾路過銅鑼灣營多超市便想:印尼人吃炸脆之物如此多也... 詳情
放空標點:小吉就好
【明報專訊】被動站在一角的車站,用悠長的等待拉起整個黃昏。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個體,穿上了保衛衣。任你用怎樣的熱情和真誠,也無法撞穿厚厚的陌生。... 詳情
綜合精練.書信:環保意識  整合拓展示例
【明報專訊】題目 試以杏壇中學環保學會主席洪澍霖的身分,撰寫書信一篇,向文心蘭校長介紹上學年環保學會的兩項工作重點,輔以相應的活動為例... 詳情
古典今用:粗茶淡飯,不減濃情厚意
【明報專訊】《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霰瓣擗擉荂C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1)市遠無兼味,樽... 詳情
周圍「中」:一竹篙打一船人
【明報專訊】「篙」是一根長竹竿,是原始的船舶推進工具之一,船員利用篙撐住水底或岸邊,使舟船向前進。「一竹篙打一船人」意思是因群體中少數人的特...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