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灣區青年管弦團迎海外指揮??闖新高度 選曲涵蓋中法匈皆難奏 「首首可成主菜」
【明報專訊】香港演藝學院籌辦、太古集團創始贊助的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已進入第三個年頭,今年邀請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孔茲(Christoph Koncz)任樂團首個海外客席指揮,並帶來跨越地域文化的曲目表演,既有中國民間樂曲,也有匈牙利及法國的音樂家作品。樂團藝術統籌姚桑琳表示,選曲是本屆演出的重頭戲,「因為這些曲目難度極高,任何一首在其他演出中都可作為『主菜』」。
明報記者 蔡宛均
孔茲:應邀因少時曾與中國樂手跨文化交流
樂團每年暑假都會在廣深港三地巡演,今年來自大灣區城市共98名優秀青年樂手,7月初起接受孔茲及12名音樂導師指導排練。孔茲來自音樂世家,14歲加入歐洲青年管弦樂團,目前擔任法國米盧斯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及萊茵河畔諾伊斯德國室樂學院樂團首席指揮。談及受邀參演,孔茲稱源自其經歷和對音樂的好奇,「我青年時參加了一場在瑞士舉辦的音樂節,在那婸{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其中還有幾位來自中國,那次跨文化的音樂交流是我生命中很重要一部分。因此我渴望與各地音樂家建立聯繫,也想知道現在新一代的音樂家如何接觸和看待古典音樂」。
國際指揮家的加入為樂團注入新力量。姚桑琳表示,孔茲豐富的國際經驗及獨到的藝術視野使樂團受益不小,「本次選曲除了為契合蛇年而選擇的《金蛇狂舞》,還有極具孔茲個人特色的曲目,比如結合其父親來自匈牙利和其太太來自法國,所以特地選了杜南意和拉威爾的作品。同時今年的曲目雖然沒設獨奏片段,但我們依舊專注在每個成員身上,所以在下半場巴托克的《樂隊協奏曲》中,聽眾會聽到每個聲部都有非常獨特的獨奏片段」(見表)。
合奏《金蛇狂舞》 感受傳統中樂魅力
孔茲談起本次選曲亦非常興奮,除選擇與他經歷相關的作品,還能與大灣區音樂家合奏中國音樂,感受中國傳統樂曲魅力,學習不同文化。「雖然我曾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但這是我第一次指揮《金蛇狂舞》這首中國傳統樂曲,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創作方式與樂曲結合,所以這次是我與它的融合。」孔茲還介紹,本次選的《金蛇狂舞》為唐建平改編版,保留原曲歡快熱烈氛圍的同時加入現代管弦樂技法,排練時未遇到太大困難。來自澳門的樂團成員張詩琪亦表示,孔茲對樂曲有很多想法,這些想法能幫助成員很快融入音樂,「他採取鼓勵式教學,對我們非常耐心,而且給的拍點都非常精準」。
成年輕樂手踏腳石 有成員獲外國學府錄取
除有海外指揮家加盟和選曲特色,今年樂團編制也因曲目需要擴至98人。3年來,樂團已為不少大灣區青年樂手提供培訓與巡演機會,所辦音樂會亦累計吸引逾6500觀眾。對於樂團前程,孔茲認為雖僅成立3年,但樂團不斷發展壯大,「我認為應該一步一步來,我也很樂意日後邀請更多國際音樂家參與其中,讓我們拭目以待」。
除提供高水平演奏平台,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也對青年樂手的未來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等幫助,亦曾有參加2024年巡演的樂團成員獲香港演藝學院、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和美國克里夫蘭音樂學院錄取,以大灣區為起點向國際騰飛。但並非所有人都是音樂專業,對許多成員來說音樂是愛好,比如就讀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專業的張詩琪以圓號為興趣,已學習8年(見另稿)。姚桑琳認為,接受音樂教育不代表一定成長為專業樂手,家長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時不能目的太強,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和天性,「就像是做運動身體能變好,但不一定需要成為專業運動員,音樂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