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內地生全英語「水土不服」 港澳成員助翻譯
【明報專訊】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至今三載,許多樂團成員互相見證彼此成長,而樂團每次組織成員也都有新變化。今次除了演奏曲目精挑細選及國際指揮家加入,也吸納更多「新兵」與「老將」同台合奏。
廣州成員擬負笈歐洲 畢業回灣區發展
作為連續參加3年樂團巡演的內地「老將」,來自廣州的馬凱汶就讀於香港演藝學院,於樂團演奏雙簧管。馬凱汶見證了許多年紀較小的內地生初進團時「水土不服」,「我們較少接觸全英教學,所以最初排練溝通方面存在一些困難,但港澳的成員都會幫忙翻譯」。談起連續3年都參加巡演的原因,馬凱汶稱樂團最吸引的就是每年的演奏曲目和在樂團收穫的情誼,「這次我們演出的曲目有非常多獨奏的段落,孔茲老師非常尊重每一個樂手的想法」。她說,樂團氛圍很好,「我到現在還有跟第一屆巡演的好朋友聯繫,也有之前樂團成員專門來看今年巡演」。談及未來,馬凱汶稱畢業後會去歐洲繼續攻讀研究生,但以後還是希望留在大灣區工作,所以關於此類大灣區音樂交流項目,她都非常希望能每年參與。
今年「新兵」之一譚曉晴來自香港,目前就讀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在樂團演奏低音大提琴。她說,加入樂團的契機是在網上看過相關影片,而自己小時參加過演藝學院的活動,可算是從演藝學院長大的,所以演藝學院的老師和朋友一直都非常鼓勵她參加,「希望未來能繼續走音樂這條道路,也非常希望有機會可以繼續參與樂團巡演,因為在這堨i以跟海外指揮和來自不同地區的成員交流」。
工程生視畢生興趣 「明年有時間還會參加」
相比譚曉晴和馬凱汶,對來自澳門、目前就讀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專業的張詩琪來說,圓號只是興趣,「我覺得音樂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算現在所學專業與音樂無關,但以後也希望音樂能夠一直陪伴我。如果明年暑假還有時間,我還是會繼續參加樂團巡演」。第二年參加巡演的張詩琪認為,今次無論指揮家及選曲均讓她非常振奮,曲目風格迥異且極具挑戰,也希望未來樂團能考慮讓更多不同城市的青年參加,擴大規模的同時也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