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兵後裔世居多代 格薩爾妃歌舞成非遺
經改造,「桃花源」修築了四通八達鵝卵石路,路旁遍植花木果樹,藏民不阻遊客採摘,果實隨摘隨吃。村堨薯v門樓多有華麗的藏式實木雕花,牆壁彩繪圖案既有奔馬、山水,更有華熱部落視為吉祥、聖潔象徵的白氂牛。
「華熱」意指英雄的軍旅,華熱藏族是吐蕃軍人後裔,唐代東征戍邊,後演變為部落名稱。軍人卸甲半農半牧,留居青海湟水以北的樂都北山、互助、大通、門源等縣藏區,以及甘肅肅南縣,張掖東部馬蹄、皇城地區,以及天祝縣與永登、古浪等地帶。歷經不同朝代,華熱與當地羌、吐谷渾、鮮卑、漢人逐漸融合,形成獨特民俗民風,相傳由格薩爾王愛妃珠牡所創的華熱歌舞,如今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駱駝脖子社出生長大的楊公保當智,父輩來自甘肅省天祝縣西大灘鎮土星村,屬於華熱部落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