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地新生增至49% 港大工程:利多元學習
【明報專訊】新學年將至,各間大學陸續公布收生情G。截至本月中,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共取錄413名本科新生,非本地生佔49%,較上學年47%微升。對於本地和非本地生佔比接近「對分」,港大工程學院副院長謝堅文說對數字保持「中性」看法,現階段未見有必要為收生比例設限,而國際生可促進本地生有更多元學習經歷。港大工程學院新設兩科,有涉人工智能(AI)範疇,謝稱新科為加強跨學科訓練,培育AI人才。
稱多自亞洲 暫毋須限收生比例
現時八大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為核准學額四成。港大收生及國際生交流事務總監嚴志堅上月透露,新學年非本地收生佔比或逼近甚至略超四成。謝堅文稱,近年確實有更多非本地生選讀港大工程學院,尤其來自泰國、印度等亞洲國家,這些國家的中學課程愈趨強調STEM訓練,加上港大多了對外宣傳,學院非本地生自然增加,認為暫未見有需要為學院收生比例設限。
港大昨回覆稱個別學院課程倘吸引較多來自世界各地、成績優秀的合資格海外申請人,其非本地生比例或稍高於四成。
開直通碩士AI課程 加強跨學科訓練
港大工程學院新學年開設「工學學士精英課程」及「工學學士與人工智能理學碩士聯合課程」,新生首年修讀工學核心課程,二年級可揀專修;學生亦可申請在完成4年學士後,進修一年AI理學碩士。精英課程的學生入學時能領取10萬元獎學金,另有5萬元作交流用途;如選讀AI理學碩士,更可多領12萬元。謝堅文說開科是為加強學生跨學科訓練,課程將提供更多實習機會,令學生「唔止坐鰩Z房考試」。他稱截至上周三,兩科共取錄63人。
喇沙書院應屆畢業生林以康在中學文憑試(DSE)6科共得37分,新學年升讀上述精英課程。他自小喜歡車和巴士,入讀「純粹出於興趣」。他有感本港工程發展較新加坡和內地慢,舉例白石角科學園原意專注創科,但部分用地劃為住宅,嘆說政府「三心兩意」。他慶幸政府近年多投放資源發展創科,又看好北部都會區發展,稱深港交通便利,本地工程及創科仍有優勢。
推主動學習改革 稱未見削資衝擊
另外,謝堅文透露學院新學年將有課程「改革」,會大力推動「Active Learning(主動學習)」,鼓勵學生動手做。被問到政府早前削減八大資助,他說暫未見削資所帶來的困難,舉例學院剛新聘4名專責課程設計的教職員。他重申學院除靠大學資助,亦會爭取校外資源,支持學生多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