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尋人記:最強戀愛腦作家

[2025.10.10] 發表
(資料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以愛情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何其多,有些讀得人錐心不已,為角色的際遇同悲同喜,究竟那些書寫愛情的文人是否都擁有「戀愛腦」?

■張愛玲:藉愛情觀望人性

DeepSeek這樣說……

張愛玲的作品幾乎都在解剖愛情的複雜與蒼涼,本人更為愛情飛蛾撲火。她愛上胡蘭成,明知對方風流成性仍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堙v;離婚後仍寄稿費接濟對方,晚年隱居美國卻始終保留胡的情書。

實情是……

也許張愛玲真長有「戀愛腦」,畢竟在其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中,女主角九莉就對以胡蘭成為原型的男主角相當崇拜,而且認為「只有無目的的愛才是真的」,追求純粹而視世俗如無物的愛情。不過,小說堣k性角色的愛情觀,不是全都與作者相同,她們不一定全然順服於愛人,男女情感互有博弈、攻防。男女權力亦非一面倒傾斜,如《傾城之戀》白流蘇面對條件優秀的富商范柳原,沒有一下子栽進去,而是保持戒心與懷疑,「看得出他是對女人說慣了謊的,她不能不當心」。且白流蘇沒被}昏頭腦,她是理性甚至有所計算的,多少把范柳原視為她脫離家族的工具。

至於說「張愛玲的作品幾乎都在解剖愛情的複雜與蒼涼」也不太精準,愛情雖是她的一大題材,但作品背後還包含對社會、時代的批判;關注戰爭下人們的命運;描繪小市民的生活情狀和心態,其中《秧歌》和《赤地之戀》更明顯聚焦土改、三反、抗美援朝等重大社會事件。愛情,是她觀望人性與現實的窗口。

■徐志摩:自私與詩意

DeepSeek這樣說……

徐志摩為愛拋妻棄子,追求林徽因與陸小曼,寫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的浪漫被視為自私,但確將愛情昇華為詩意信仰。

實情是……

比起「戀愛腦」,或許以「渣男」形容會更為貼切。徐志摩在英國愛上了「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拋棄為他遠赴異地的髮妻張幼儀;後來林徽因另嫁他人,他又愛上朋友的妻子陸小曼。徐志摩不顧世俗,決意追求心中的愛情,但同時,這樣的行為也是自私的。

身為對中國新詩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著名詩人,徐志摩的詩作確與愛情脫離不了關係。赴英留學以前,他不曾想過要做詩人,直到在美景環繞的康橋(劍橋)遇見林徽因,才萌生以詩抒發情感的念頭,寫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是天空堛漱@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等著名詩句。之後與陸小曼相戀,他也為對方出版情書集《愛眉小札》,以「你肯不肯親手拿刀割破我的胸膛,挖出我那血淋淋的心留荂A算是我給你最後的禮物?」抒發濃烈情感。

如果要數徐志摩的「戀愛腦」事[,大概是為了去聽林徽因的演講,搭飛機前往北京途中遭遇空難,為了求而不得的愛人賠上性命。不過他的死,終究是場意外。

■瑪格麗特?杜拉斯:愛不是不保留

DeepSeek這樣說……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作品充滿強烈、熾熱甚至帶有珝孺坁滷□予M愛情。《情人》是自傳色彩濃厚的代表作,講述了少女與中國富商在殖民地背景下的禁忌之戀。

實情是……

如果「戀愛腦」指眼中只有愛情,因此失去判斷力,那麼杜拉斯肯定不在此列,從她曾說「女人千萬不要讓愛人讀自己寫的書」,認為應保護好自己的文字,就可看出她面對愛情有所保留,不輕易暴露自己珍貴的心事。

杜拉斯的戀情無疑充滿爭議,她是出生於越南的法國人,15歲時與比她年長很多的中國富商相戀,並為此寫了自傳式小說《情人》(L'amant)。小說雖以戀愛為核心,實際揭示了殖民史的殘酷,展示年輕女性如何在艱險中保持自我,女主角不是純粹受人控制的「戀愛腦」。

杜拉斯66歲時與比自己年輕30多歲的同性戀男子同居,即便如此,她似乎一直清楚自己的選擇,一切行徑反映她不屑困於道德倫理的枷鎖。杜拉斯筆下的女性經常以一種自我燃燒、掏空的方式戀愛,全然獻身於愛情,然而她本人似乎並非如此,甚至有人形容她自我中心,喜歡高談闊論。

■人物例子應用

寫作主題:#愛情 #情感 #兩性 #女性 #道德 #倫理 #情感攻防戰

文:呂穎彤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92期]

更多教育
見聞識玩:正字要認清
【明報專訊】你試過寫錯字嗎?本港有科研團隊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和非華語等背景的中小學生,研發出人工智能識字應用程式,讓他們學會辨別字詞的正確寫法... 詳情
穿越古今山:由蹴鞠到足球
【明報專訊】在江蘇省舉行的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現已開鑼,在11月決賽中獲勝的冠軍隊伍所屬城市,便是江蘇省第一。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俗稱「... 詳情
站站停:武漢覓知音
【明報專訊】「知音」指通曉音律、能理解他人音樂的人,後來指知己、能體貼心思的摯友,武漢以「知音文化」著名,難道是武漢人知音特別多? ■... 詳情
大人物小故事:「藥王」孫思邈
【明報專訊】誰是孫思邈? 唐代名醫孫思邈,有「藥王」之譽。他生於魏晉南北朝的西魏,小時候體弱多病,是個「藥罐子」,他在著作中提到自己兒...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