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館新展廳配合香港火山 AR VR新展品增觀眾興趣記憶

[2016.12.16] 發表

【明報專訊】科學館正不斷更新展廳,該館一級助理館長殷翠荷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會按環保等世界關注議題設計新展廳,因應本港有地質公園,亦會於2019年開設地球科學展廳。設計新展品時,該館會採用較高新科如擴增實境(AR)以提升市民興趣,並首度引入工作坊。

據了解,今年10月成立的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曾討論科學館是否應協助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來自教育界的委員認為應該,有些委員則認為科學館作用是啟發靈感和提升對科學的興趣,與學校傳授知識的功能有不同重點,不宜重疊,委員會未有共識。

助推動STEM未有共識

不過,科學館已因應時代需要陸續更新展廳,殷翠荷指因應2012年土木工程署報告指古代香港有超級火山,及2011年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接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科學館將設地球科學展廳,於2019年啟用,介紹地球形成和結構、火山爆發和地震、本港地質公園等。今年9月啟用的生物多樣性展廳,則因應聯合國將2011至2020年定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而設立,殷稱盼望市民知道物種滅絕速度快,提升大眾環保意識。此外,以「吹泡泡」成經典的兒童天地正閉館更新。

殷指現時設計展品會利用更多高科技增加互動和感官刺激,增強參觀者的興趣和記憶,如現正舉行的暴龍展採用了虛擬實境(VR)技術,讓參觀者回到恐龍時代,如坐降落傘般找尋森林中的恐龍。又例如生物多樣性展廳內的實驗室,可讓參加者用顯微鏡看昆蟲,殷指過往顯微鏡大多只可看昆蟲切片,但隨蚥蒴L鏡普及和更精密,現可看到蝴蝶標本精細的鱗片。

設長頸鹿綠海龜標本

不少展品設有電子書提供講解資訊,但殷指學生很易接觸電子書及網上資訊,科學館須有其獨特性,故生物多樣性展廳設有外地的長頸鹿標本,及漁護署充公的綠海龜標本。綠海龜過往會在南丫島深灣生蛋,但近年受海水污染及海事繁忙影響,已沒再前來,她盼市民認識綠海龜後加強關注。

生物多樣性展廳亦首度設工作坊,由不同保育團體等主持,主題包括揭示螢火蟲的生活、體驗葉笛吹奏、在紫椰菜葉水加入鹼或酸令其變色等,殷稱博物館設工作坊是各地趨勢,讓參加者有另一種互動、動手做的體驗;她又建議學校及公眾可報名參加導賞團,由導賞員介紹展品,認識更深入。

展品維持普及科學程度

雖然隨茪中p學推動STEM,部分學校加入較深的科學課程,但殷表示,科學館要推動普及科學,「一家大細」都適合參觀,故不會加深展品的程度。至於很多學校推動教機械人及資訊科技,殷說,有關科技淘汰得太快,只宜作臨時展覽,非設永久展廳。

更多教育
時事通識教材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卷四實戰場:優次題 須兼論三者
【明報專訊】優次題通常提供三個選項,作答時強調比較意識,考生需要有立場,也要兼論三者,從而論證己說。11月下旬,三間中學的準考生齊集聖文德書... 詳情
卷四實戰場:列表比較 梳理思緒
【明報專訊】當天參加口語演練的學生都有兩次練習機會。他們「熱身」後,聽過老師評語,面對相近題型時,會否表現更佳?且看另一組學生的表現。 ...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有調查指香港家庭債務有惡化[象,對熱愛儲蓄的東方世界而言不無諷刺:連各國政府的外匯儲備也以高額聞名,為何民間欠債卻愈來愈多?...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歷代皆有「禁奢令」,但在經濟發達的時期這些法令幾乎毫無效用,例如宋代、晚明及清中葉以後,縱有不少士大夫批評社會奢靡,卻只流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