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人爸爸穿梭女兒文字世界
【明報專訊】「其實這本書想寫很多年,由年輕作家創作比賽那時開始已經想寫……」吳津津寫《無名特技人七號——八十年代香港特技行業記趣》期間遇到不同難關,同時獲得有趣的創作經驗。曾是電影特技人的爸爸吳偉業讀後亦相當感動,勾起許多以往拍電影的回憶,且為女兒自豪。
將爸爸化身文字故事主角
吳津津的爸爸1980年代初投身特技人行業,1984年加入成家班(以成龍為核心的電影動作團隊),曾參演《警察故事》、《英雄本色》、《天使行動》等,但特技人工作對身體損耗甚大,吳偉業做了5年後便完全退下火線。
吳津津還未出生時爸爸已沒有做特技人,但爸爸在光影世界中的故事,一直吸引茼o,甚至成為她的創作養分。爸爸在吳津津心目中,是個「以前好威水」的人物,「我以爸爸為題材,因為我生活中沒有第二個值得寫的題材」,高中時她參加由三聯書店與新鴻基地產合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以「我的爸爸是龍虎武師」為題創作,將爸爸化成文字故事的主角。當時雖無獲得任何獎項,但因題材特別,三聯曾聯絡吳津津洽談出版事宜,惟她自覺年紀小,文字功力又未足,出書一事暫且擱置。
爸爸竟有外國超級粉絲
直至2018年某日,吳偉業在社交平台收到一則西班牙影迷Jesys Manuel傳來的信息,吳津津的寫作大計重新排上日程。「起初好愕然,沒有想過自己有粉絲。」離開成家班後,吳偉業參演了多部IFD電影公司的電影,這家公司專門製作成本較低、質素較差的「Z級片」,先在菲律賓購入價錢廉宜的影片,然後剪接上香港武打片段和一些補拍鏡頭成電影,再發行到西班牙、德國等。「這些粗製濫造的電影,反而在歐洲市場有不錯的迴響。」Jesys正是在這些低成本電影中看到吳偉業的身影,深深迷上他的武打身手而成了粉絲。
「很感受到他的熱情,我自己也很觸動。」吳偉業說。Jesys花近30年隔空「追星」,後來透過社交平台聯絡吳偉業,希望與偶像見面,又不斷分享在哪部電影看到他、對電影的觀後感等,甚至會跑到書店尋找關於吳偉業的書籍。吳偉業被對方字埵瘨〞滿u火」觸動,最終在2019年的暑假,與女兒親赴西班牙與Jesys見面。
短短兩星期的見面,Jesys跟父女倆大談自己對武打片的感受、特意來港參觀電影場景的經歷等,吳津津親身接觸到爸爸的「超級鐵粉」,更加肯定爸爸確實「好威水」,重新勾起寫書記爸爸故事的念頭。碰巧去年6月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掀起港式動作片熱潮,加上她陪爸爸出席業界聚會時聽到不少特技人的故事,種種機緣巧合下,最終落實寫書,不止寫爸爸,也希望為一眾香港電影特技人留下文字紀錄。
■知多點
因同人創作認識插畫伙伴
除了詳細的文字紀錄,《無名特技人七號》中亦輔以示範圖及插畫(圖8)解釋特技人行內知識。這些插畫皆出自陳醴天之手。吳津津與陳醴天本不認識,但因《九龍城寨之圍城》結緣——吳津津喜歡電影中影迷湊合的一對「冷門CP」,在網上發表了與這對CP相關的同人作品,碰巧陳醴天也喜歡兼曾扮演(cosplay)這對CP,吳津津嘗試聯絡對方,發現陳醴天的畫風很適合應用於書中,遂邀請她為書畫畫,最終成為書中的插畫師。
吳津津會寫下需要畫的圖,並加上指引,例如需要怎樣的分鏡、姿勢、構圖,亦會提供一兩張參考圖片、影片,甚至會大概畫出想要的效果。陳醴天完成草稿後,吳津津會在這個基礎上面修改,「基本上都能明白到需求」。
■新書介紹
《無名特技人七號——八十年代香港特技行業記趣》
西班牙影迷Jesys向吳偉業父女倆提到,自己在香港電影資料庫網站上看到吳偉業被標記為「無名特技人七號」(Unknown Stuntman 7),吳津津覺得名字有趣,故將這本關於爸爸和其他特技人的書命名為《無名特技人七號》。
作者:吳津津
出版社:三聯書店
文:李景琳
圖:廖凱霖、劇照、受訪者提供
(本網圖文均有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載互聯網。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