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內地整合產能料緩慢 通縮料持續到明年
近期內地多個行業監管部門,與企業召開會議解決產能過剩、內捲競爭問題。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現時為止內地暫未推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反映落實政策相當複雜。大摩認為相對上次於2015年至2018年的供給側去產能,現在行業情G和宏觀經濟環境已有相當不同,產能整合的進程將會更為緩慢,雖然政策有助限制進一步通縮的風險,但基本預期通縮會持續到明年。
內地上一輪針對水泥、鋼鐵和煤碳行業去產能,大摩稱過往去產能行業由國企主導,現時太陽能等行業則主要是民企,即使有政府協調,行業仍較難合併。
恐降低需求 影響就業投資
另外,過去地方政府強制關停淘汰落後產能,但現時落後技術產能不多,例如太陽能新產能多建於2022至2024年,符合現時排放標準,因此當局難以強制關停。
宏觀經濟層面上,大摩稱擴大削減產能將導致需求下降,影響就業市場和投資。過去當局可推出刺激需求政策抵消影響,包括撥款安置失業工人、推動棚戶改造向住戶提供現金補償等,不過現時政府已在較高債務水平,限制積極財政擴張的意願與能力。
料未來數月推更具體政策
大摩認為,內地若要盡快回復通脹,仍要取決需求改善,以往在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恢復通脹,主要由房地產和出口推動,產能整合只起輔助作用。現時供給側整合仍處於早期階段,大摩預期未來數個月將有更具體的政策方案,或採取更平衡、細緻的方式,結合行政命令與市場化機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