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署明年增推3無障礙郊遊路線 平整路面增斜道 香港仔郊園加觀景台俯瞰水塘
【明報專訊】漁護署繼2022年推出4條適合輪椅使用者的無障礙郊遊路線,計劃再推出3條新路線,包括路線較短但設有多個展覽館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以及可飽覽遼闊海景的清水灣大坑墩等。新路線需做平整路面、增設指示牌及通往涼亭的斜道等改善工程,預計明年行山季節推出。漁護署亦會斥資逾6000萬元,重建香港仔郊野公園兩個燒烤區的設施,並於其中一個加建觀景台,完成後可俯瞰香港仔上水塘及主壩等歷史建築物。
明報記者 馬耀森
3條擬定無障礙路線包括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大美督和船灣淡水湖,以及清水灣郊野公園的大坑墩(見表)。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特別項目)布珈瑋說,署方早前推出的無障礙路線部分較長,例如沿香港仔郊野公園路徑往香港仔上水塘,來回逾一小時,故正在擬定的部分路線會較短,並加入一些景點,例如大坑墩可看到海景,而大美督可看到船灣淡水湖景色。
邀輪椅使用者實地考察
布珈瑋說,擬定新路線時會諮詢輪椅使用者意見,並與他們實地考察,再考慮4項因素,包括路徑狀G如斜度、寬度、沿途有否合適無障礙設施;郊野公園附近有否合適的無障礙車輛上落客位;郊野公園範圍外有否障礙,例如行人路寬度是否足夠,以及沿路有否燈柱和路牌等障礙物;各類輪椅大小、設計及電池容量等。她說,受地勢及環境等因素所限,郊野公園內並非所有山徑均適合輪椅使用者,例如一般山徑手作步道方式修建,部分路段較斜,「如果你話要上山就暫時未有適合的(無障礙)路線」。
布續稱,漁護署為郊野公園落實設施改善計劃時,會加入暢通易達和共融的設計元素,以現有4條無障礙路線之一的香港仔郊野公園燒烤區公廁及小食亭為例,現正做重建工程,包括建造暢通易達洗手間、電動輪椅充電設施和斜道,方便輪椅使用者到達建築物天台休憩處。工程今年首季展開,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造價約4740萬元。另一項改善工程位於香港仔上水塘附近的燒烤區,會興建新的觀景台和增設無障礙通道,市民置身觀景台,可俯瞰香港仔上水塘及主壩等法定古蹟,工程將於下半年開始,明年下半年完成,造價約1500萬元。
輪椅者盼加強交通接駁
輪椅使用者嘉敏說,現有4條郊野公園的無障礙路線都去過,見證部分無障礙設施「由無到有」,例如涼亭斜道,這對輪椅使用者很重要,在途中可歇息。她說不少行山徑都有較平坦路段,但起點未必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認為相關部門除了改善郊遊徑的無障礙設施,亦可考慮加強公共交通接駁,以香港仔郊野公園為例,由巴士站至閘口有一段斜道較大的行人路,若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需有人陪同上落斜才較安全,不過她說車輛可直達閘口,對輪椅使用者亦算方便。另一輪椅使用者歐陽說,加強公共交通工具與行山徑接駁,可增加行山意欲。
一兩級梯級改斜道
行山領隊:未必需要大改動
資深行山領隊李以強表示,除了電動輪椅,政府在設計郊遊徑時,亦可照顧不同人士需要,例如探討有哪些步道適合嬰兒車,讓一家大小走進大自然;他又認為漁護署為現有行山路線增加無障礙設施,未必需要大改動,例如將一些只有一至兩級的梯級改為斜道,已可便利輪椅使用者到達更多地方,欣賞各種自然景色。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