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記錄23無障礙山徑 部分處郊園外
【明報專訊】現時全港有25個郊野公園,當中有逾80條行山徑,總長逾500公里。綜合漁護署近年推出的4條無障礙行山徑,再加上3條擬定新路線,總長度約22公里,佔整體行山徑約4%。
郊園山徑總長500公里 無障礙佔4%
民間經多年探索,至今記錄23條無障礙郊遊路線,部分並非位於郊野公園,例如梅窩及坪洲,大多路面寬闊,較少車輛,集歷史文化與自然風景於一身,沿路有無障礙洗手間,也是理想的無障礙郊遊路線。
「滾動力量」創辦人朱影翠稱,其實不少行山徑都適合輪椅使用者,不一定位於郊野公園。
她說,大潭郊野公園(大潭篤水塘)是漁護署於2022年推出的4條無障礙行山路線之一,該路線大部分路段平坦,沿途景色宜人,本身是好路線,不過若輪椅使用者乘巴士到達水塘入口,上下車站的行人路較車路高出約半級樓梯,對輪椅使用者上落稍為不便。
遠足網站「綠洲」自2017年起發掘香港無障礙山徑,至今共23條,當中4條與政府於2022年推出的路線相若,包括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仔上水塘)、城門郊野公園(白千層林)、大潭郊野公園(大潭篤水塘),以及大欖郊野公園(清潭上灌溉水塘)。
漁署稱將物色更多無障礙山徑
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特別項目)布珈瑋說,除了正在擬定的3條新路線,署方會繼續物色更多路線和景點,讓輪椅使用者有更多機會走近大自然。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