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獨居的67歲麥婉蓮曾是鋼琴教師,不時在家中彈琴唱歌為樂,笑指「第二時入老人院邊有位放鋼琴」,亦會失去社交圈子,希望於尚有一定自理能力下可居家安老。(李紹昌攝)
放大
 

其他新聞
電影迷巧手重現大銀幕經典
傑出護士獎得主 跳出框框助病患
單車老將酷熱練車猝死
飛來蟲禍 運水車撼壆炒翻
撞傷老翁 3男棄車逃逸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婆婆嘆揀私院似賭命水

【明報專訊】「老友記」貢獻社會大半生,無不希望安享晚年,惟政府資助宿位供不應求,部分私營安老院舍質素參差,有將來會選擇入住安老院舍的六旬長者感無奈,說能否入住質素有保證的院舍似「賭命水」;有計劃居家安老的長者卻又未能在社區覓得合適的家居照顧服務,對當局安老政策進度落後感失望。

生於小康之家、69歲的殷姐不時參與安老院義工探訪活動,認為日後如果自理有困難,入住老人院可有人24小時照顧,「亦唔使麻煩仔女」。大埔劍橋護老院事件揭發後,殷姐有感部分私院質素「唔係探訪鶡^事,好無奈」。她開始憂慮將來排不到資助院舍,要入住質素欠佳的私營院舍,「揀黈伅‘憧眷`入了解到服務質素,好似賭命水咁」。她曾到內地了解安老院舍服務,雖然費用較本港便宜一半,惜兒女難探訪,醫療負擔又大,感不可行。對於自己的安老路,她坦言「一諗到就好悲哀」,批評政府面對人口老化遲起步,「醫病都要排咁耐隊,唔好講一張H位」。

欲留家安老 嘆周日不送飯

另一邊廂,67歲獨居長者麥婉蓮則計劃將來在家安老,享受較多自由,「閒時做義工,同鄰舍買R煮飯,令我覺得仲有價值,唔係廢人」。惟麥婆婆因一次跌傷留家休養,驚覺社區居家支援服務嚴重不足,「我個區原來星期日冇送飯服務,聽聞其他區名額唔夠,一星期只分到幾日送飯服務,咁其他時間長者食咩呢?」最後她周日要靠鄰居送飯直至腳傷康復。

她稱,居家安老的成本只是院舍宿位的六分之一,近年領取綜援的她直言「唔想浪費納稅人錢,一日可自理,一日都想留家安老」,希望政府儘快全面實施居家安老政策。

 
 
今日相關新聞
居家安老被批落後外國20年
3.1萬人輪候資助宿位
婆婆嘆揀私院似賭命水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