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官員電騙回升 劇本「改良」 本月8日8舉報 涉6000萬損失

[2016.03.11] 發表

【明報專訊】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趨勢未止,反按月「回升」,警方表示,這類電話騙案原由高峰期即去年7月的838宗,下降至今年2月僅2宗,但本月首8日卻已有8宗舉報,當中5宗受騙者損失共6000萬元,其中一宗受害人被騙約5800萬港元,是歷來最大損失金額的電話騙案。警方又指出,騙案集團已「改良」犯案手法,「劇本更生活化、更逼真」,令受害人更易上當。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林焯豪指出,騙徒「變種」招數約於去年10月出現,受害人去年底主要為內地在港學生,現時主要為「香港人」與「有內地背景的新移民」等各佔約一半:「他們雖然聽過『電話騙案』,但由於從沒留意時事新聞,不清楚行騙手法而『中招』。」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汝禧解釋,「騙案劇本大致與以往一樣」,但細節上「逼真度更高」。騙徒大多假扮速遞公司致電,訛稱受害人的包裹藏有違禁品,再「轉駁」至「內地公安」,「內地公安」向受害人提供真確的公安部官方電話「以供查證」後收線,受害人多會經網上查證,及後騙徒以更改來電顯示的軟件,「套用」真確公安部官方電話再致電,令受害人信以為真,按其要求在沒有他人的環境下作錄音備案(錄口供),提供個人資料。

除銀行戶口資料 套物業股票等資料

騙徒又會要求受害人提供極仔細的金融清單,如提供銀行戶口,物業、股票、保險基金以至汽車等資料,較以往只要求銀行戶口有別,令受害人不虞有詐。為增加可信度,騙徒會扮演同時以對講機向公安總台查詢受害人資料,最後指受害人涉經濟犯罪案正被通緝。

扮「檢察官」稱優先調查 索保證金

騙案過程中的最後一環,「檢察官」亦會出現,稱破例為其優先調查以助脫罪,但須透過內地網上理財戶口提交保證金,再誘使受害人下載電腦程式,入侵事主的電腦經網上轉移其資產, 整個行騙過程約兩小時至大半日不等。

警方又指出,今年首兩個月76宗假冒內地官員的案件中,有49宗招致1700萬港元損失,警方正與城大合作研發電話程式,以辨識騙徒來電號碼,預計約兩個月後推出。

更多港聞
同一寒流下
【明報專訊】雖已踏入3月,近日寒流卻不輸冬季。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昨愈夜愈寒,入夜後市區最低氣溫僅10℃。今日氣溫料再下滑,只有9℃至12... 詳情
【明報專訊】育有8名子女、曾因濫藥致精神病的父親,大部分子女均已被送往寄養家庭,其中年僅9歲的三子,趁農曆新年假期回家探望他,他卻懷疑兒子買... 詳情
【明報專訊】亞視再有「白武士」願拯救,惟員工仍要為欠薪頻撲,勞工處上周五至昨日共接到360名亞視員工登記申請破欠基金。部分亞視前員工今早集會... 詳情
財會今續審高鐵     會議廳疑拉繩攔議員座  陳鑑林:料夠時間處理臨時動議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明兩日加開共12小時會議,繼續審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196億元追加撥款。財委會代主席陳鑑林昨表示,未能估計今明兩... 詳情
向特首擲杯     黃毓民欲傳70人被拒
【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前年7月在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期間,以玻璃杯擲向特首梁振英方向,梁未被擲中,黃被控普通襲擊罪。黃昨向法庭申請向...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