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破除愛滋迷思

[2016.12.15] 發表
有電視劇的男角色得知與他性交的女子患愛滋病,沒有做病毒檢測就認定自己受到感染,最後跳樓自殺身亡。
何大一博士(圖)研究愛滋病長達30年,他發明的「雞尾酒療法」可有效抑制病毒複製,是目前成效較佳的愛滋病治療方法。
「關懷愛滋」期望能安排流動車入校為學生做自願愛滋測試。圖為機構助理項目經理黃展霖示範透過「篤手指」進行愛滋病毒抗體快速測試。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機構共為753人次提供流動愛滋病毒測試服務,發現4個感染個案。

【明報專訊】早前有電視劇集的一個男角色,因被告知與他性交的女子患有愛滋病,沒有做病毒檢測就認定自己受到感染,最終崩潰自殺身亡,情節被關懷愛滋病團體批評是「污名化愛滋病同感染者」。其實錯誤觀念又豈止存在於電視劇中?自1981年愛滋病毒被發現,科學家雖研發出控制病情的藥物,但受感染者要終生服藥抑制病毒。因為恐懼而造成的誤解和歧視久久無法消除,這種忌諱亦為預防傳播增添困難,以下拆解一些迷思和錯誤觀念。

◆認識愛滋病

愛滋病是什麼?

- 愛滋病又稱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愛滋病毒(HIV)入侵人體免疫系統所引發的疾病。

傳播途徑

?性接觸傳染:進行不安全性行為時,如果性器官接觸到含高濃度病毒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均可能受感染;若性器官有傷口或潰爛,傳染風險會大大增加

?血液傳染:病毒透過受污染的血液、血製品或針筒針嘴傳播。吸毒者共用針筒針嘴是血液傳染的主要途徑;輸血或醫護人員在處理帶病毒的血液時發生針刺意外,都有感染風險

?母嬰傳染:帶病毒的婦女可能在懷孕、分娩或餵哺母乳時將病毒傳給嬰兒,傳染率為15%至40%

預防Dos and Don'ts 

?(ˇ)安全性行為:了解性伴侶的背景,保持專一的性關係,正確及持續地使用安全套以減少感染性病及愛滋病的風險

?(ˇ)預防母嬰傳播:受感染的孕婦應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治療,讓嬰兒出生後6周續服用,可降低嬰兒受感染風險;剖腹生產亦可減低傳染給嬰兒的風險。另外,避免採用母乳餵哺

? (╳)共用針筒針嘴注射毒品

?(╳)藉捐血作抗體測試:受感染的首3個月是「空窗期」,身體或未產生足夠抗體,捐血前的血液測試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但血液內仍含有病毒,這時捐血便可能將病毒傳給他人。紅十字會網頁列明受傳染的危險群如性濫交者、有男性同性性行為者和靜脈注射毒品的吸毒者都不應捐血

資料來源:衛生署及香港愛滋病基金會

◆香港愛滋病概G

年輕化趨勢

本港愛滋病感染個案連續5年破紀錄。2016年上半年有335宗新確診的愛滋病毒感染個案,平均每日有兩宗。關懷愛滋行政總監齊治之表示,相對於人口規模,本港愛滋病感染率比新加坡、澳洲和英國更高。29歲以下的感染者佔近年新增感染個案約三成,男男性接觸佔整體感染個案約六成。

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指出,愛滋病感染有年輕化趨勢。她提到過往衛生署的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年輕男男性接觸者曾有不安全性行為,濫用藥物亦極普遍,令感染風險增加,反映年輕人在預防愛滋病的意識和措施不足,亦拒絕不了朋輩不安全性行為及濫用藥物的要求。

青少年缺正確性觀念

2014年,香港關注愛滋病團體「關懷愛滋」以網上問卷向187名14至25歲、於過去6個月有性行為的青少年,展開異性性行為習慣及性病認知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八成半人知道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預防感染性病及愛滋病毒,但僅45%受訪者每次性行為都用安全套。機構項目經理何冠雄形容,具備相關知識無助青少年實踐安全性行為,認為青少年實踐時欠缺人際溝通及兩性相處技巧。

香港青年協會亦在2015年以問卷形式訪問了51間中小學的582名教師,結果顯示,近七成教師認為自己有責任向學生教導性知識,但逾六成指現時學校的性教育不足。受訪教師認為推行性教育有三大困難,包括沒有足夠教材或支援、沒有教學空間,以及自己不掌握知識及推行技巧。

◆有關愛滋病的錯誤觀念

(╳)感染愛滋病毒 = 患有愛滋病

?正解

血液帶有愛滋病毒不等於患有愛滋病。感染初期,患者表面上與常人無異,部分感染者會疲倦、發熱、缺乏食慾、腹瀉及淋巴結腫大等,但會在數天或數周痊癒。

其後進入病毒潛伏期,病毒會不斷破壞免疫系統,減低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受到一些通常不會致病的病菌感染,或稱「機會性感染」而變成愛滋病,發病時間視乎帶菌者的生活和服藥習慣。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大約一半感染者會在10年內發病,變為愛滋病患者。一旦發病,免疫功能受到更大破壞的時候,或會出現卡波西氏肉瘤、肺囊蟲肺炎等,甚至死亡。但現今有效的治療可以減低愛滋病的發病率,延長患者壽命。

(╳)「好心齯H有愛滋就咪出街啦。」

?正解

愛滋病毒是透過血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經由傷口及黏膜組織進入人體,不能在人體之外存活繁殖,所以日常社交接觸如身體接觸、握手、擁抱、共用餐具同^食飯、接吻、共用廁板等均不會傳播愛滋病毒。

(╳)「我有愛滋呀……實好快死啦……」

?正解

愛滋病可以靠藥物控制病情。根據衛生署「紅絲帶中心」的資料,治療分兩大類:1)服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2 )預防及治療因缺乏正常免疫力而產生的「機會性感染」。

1995年,由科學家何大一博士發明的雞尾酒療法就是第一種,此療法被廣泛應用,可延緩感染者的發病時間。根據紅絲帶中心的「男同志預防愛滋病資訊網站」,如果在發病之前接受適當治療,感染者亦可和其他人一樣,擁有正常壽命。

(╳)「Gay?實有愛滋啦!」

?正解

男性同性戀者感染愛滋的比率較高,導致不少人誤認為同性戀者必定是愛滋病帶菌者。事實上,帶菌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均含有愛滋病毒,故不論同性或異性性行為,只要有不安全性行為,均有可能將病毒傳給對方。但為什麼較多男同性戀者是愛滋病患?「關懷愛滋」2014年研究發現,逾四成受訪男同志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是男同性戀者,所以不接受病毒檢測,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殘疾歧視條例》保障愛滋病帶菌者

本港《殘疾歧視條例》保障愛滋病帶菌者,在僱傭、教育、服務、使用設施及參與活動等方面免受歧視、騷擾或中傷,例如:

1. 醫護人員不可因為病人是帶菌者而拒絕醫治

2. 僱主不可逼令帶菌者作愛滋病毒抗體測試

3. 僱主不可因僱員是帶菌者而解僱

4. 不可因同事是帶菌者而加以迴避、騷擾或中傷

例子1:

   醫生涉拒醫AIDS感染者

證實為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已婚男子,因有睡眠窒息症,2014年向耳鼻喉專科醫生李國祥求診。但病人認為李國祥得悉他是愛滋病毒感染者後,兩度取消醫院的預約和拒絕為病人施手術。該病人入稟法院控告李國祥違反《殘疾歧視條例》,要求賠償42萬元、書面道歉。李國祥解釋只是醫院不夠H位,又指原訴隱瞞病歷在先,令他無法評估手術風險。案件將於2017年2月再訊。

例子2:

   安老院舍拒收AIDS帶菌長者

「關懷愛滋」2014年指出本港逾700間安老院舍中,僅6間願意接收愛滋病帶菌者,其餘多以人手不足或員工抗拒而拒收。平機會稱,愛滋病患者受《殘疾歧視條例》保障,若拒絕向愛滋病患者提供服務有可能觸犯法例,除非有合情理的困難作為抗辯理由,但須由法庭裁決。社署表示已去信安老院舍重申愛滋病毒的傳播途徑及《殘疾歧視條例》中的法律要求,並與衛生署及平機會合作,為安老院舍員工定期舉辦培訓講座,消除他們的歧視。

◆香港預防和治療愛滋病策略

「香港2012年至2016年愛滋病建議策略」列明了香港愛滋病顧問局建議本港應對愛滋病的策略,以下為部分措施:

預防

?在男同志場所、政府診所和大學等免費派發安全套

?教育公眾認識《殘疾歧視條例》並接納病毒感染者

?與醫護服務提供者等分享愛滋病最新知識

?擴大為青少年提供愛滋病教育;衛生署與家計會合作,在中學提供以生活技能為本的愛滋病教育

識別

?擴大社區的愛滋病自願輔導及測試服務

?主動接觸隱蔽的次群體,如來自高愛滋病毒感染率地區的新移民、

難民、跨性別人士等

治療

?維持高效益的臨H管理,為感染者提供持續的抗病毒療法,並提供津貼

?為新確診感染者及其伴侶提供跟進輔導服務

?培訓印尼籍愛滋病毒感染者,以便向新感染的印尼籍人士 (家庭傭工 )提供朋輩輔導服務

《明報通通識 第427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本文嘗試探討考生在通識教育科公開考試時須要留意的四個重要事項。現以2016年的考試為例作說明。 1?辨識恰當資料 應題目...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人權宣言》,每個人都應擁有「適足住房權」,但是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港人擁有「有瓦遮頭」的夢想似乎非人人能達成。 現... 詳情
【明報專訊】同學對於香港的房屋問題作出深入而細緻的分析,並指出其對市民生活質素,及至社會未來發展的影響。然而,如何突破困局,同學把期望投向政... 詳情
人物概念:林奕匡 走過高山低谷
【明報專訊】從加拿大回流香港的林奕匡 (Phil)歌唱事業浮沉多年,2014年憑一曲《高山低谷》,終將自己的音樂帶到廣大的樂迷耳邊。有人說音... 詳情
觀點與角度:推自願醫保 減公院負擔?
【明報專訊】隨茪H口老化,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漸超出負荷,政府望重整公私營醫療系統的平衡,自願醫保計劃是措施之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