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馬拉使館遷耶路撒冷 以稱其他國家陸續有來
美國本月6日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餘波未了。聯合國大會上周四通過無約束力的決議,促各國遵循聯合國對耶路撒冷的過去決議,被視為美國及以色列的挫敗。當日跟美國和以色列投反對票的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周日(24日)宣布會將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昨聲言陸續會有國家跟隨。上周棄權的捷克和羅馬尼亞亦表示考慮搬遷大使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昨斥責危地馬拉的決定違背聯合國大會決定,「可恥和非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主持利庫德集團會議時表示,會在耶路撒冷等待危地馬拉大使館到來,又為危地馬拉送上聖誕祝福。
而巴勒斯坦就批評,即使有國家仿傚美國,亦改變不了搬遷大使館的做法是試圖吞併東耶路撒冷,違反國際法,亦改變不了大多數國家都站在巴勒斯坦一方,反對美國搬遷大使館的事實。
危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Jimmy Morales)於facebook表示,他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聯絡後,決定搬遷大使館。不過當局未透露具體遷館時間表。
《紐約時報》稱,莫拉萊斯此舉被認為是旨在討好特朗普以及分散國內對其醜聞注意力。莫拉萊斯的一名兄弟和他的兒子正受到國際反貪委員會調查,該委員會獲聯合國與美國支持。莫拉萊斯為阻調查,曾計劃驅逐委員會主席,但被最高法院制止。委員會依靠跟危地馬拉總檢察長阿爾達納(Thelma Aldana)的良好關係才能繼續調查,但總檢察長將於明年換人。《紐時》稱,若莫拉萊斯任命一名較不合作的人選,便有理由要先討好美國。
7國反對耶城地位決議 多受美國援助
聯合國安理會上周一商討無指明美國或特朗普的決議,對「近日就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定表示極度遺憾」,雖然15個成員國中有14票贊成,但為美國一票而否決。聯合國大會上周四商討另一類似決議,敦促各國遵循聯合國過去就耶路撒冷地位的決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投票前威脅會「算帳」,總統特朗普亦威脅會削減支持國家的經援。決議最終以128票贊成、9票反對、35票棄權通過。反對國家除美國和以色列外,有危地馬拉、洪都拉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瑙魯、帛琉與多哥等7國,其共通點都是相當依賴美國援助及貿易(見表)。《紐時》稱,危地馬拉仍在等候審批於上屆奧巴馬政府時申請的援助,該援助計劃是旨在阻截中美洲國民偷渡美國。
1980年前,危地馬拉、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等國亦在耶路撒冷設大使館。以色列1980年立法宣稱耶路撒冷是「不可分割的永恆首都」,促使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這些國家將大使館搬至特拉維夫。
巴人感絕望 指「領袖賣城」抗議無用
自特朗普於本月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及搬遷美國大使館後,觸發巴人示威,以軍鎮壓至今造成最少12人死亡。《紐時》稱,巴人雖不滿美國的舉措,但對處境感絕望,即使在法塔赫和哈馬斯動員,迄今並未引發更大型衝突。(紐約時報/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