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資料圖片)
放大
 
(資料圖片)
放大
 
城市正在改變「自然」的意義。(圖:阮智謙)
放大
 
(圖4)(資料圖片)
放大
 
(圖5)(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閱讀篇章:〈棘杜鵑〉——胡燕青
閱讀篇章:實戰篇
學習重點:落花流水春去也
閱讀篇章:實戰篇.參考答案
卷二練筆.審題思維:題目的逗引與根據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破讀日常:「清潔香港」的「香港」/其實在哪堙H

【明報專訊】繼香港人把超級市場的廁紙盡情掃光的奇景後,另一個震撼人心的畫面應該是山上數以噸計的垃圾,像蛇一般臥在山峰。讓我們做一下視覺練習吧,對比一下這兩張照片,超級市場那張的感覺是「空」的,山上那張是「滿」的,兩種都是極端的狀態,大概就是瘟疫下香港人的寫照。

有留意環保消息的朋友應該會知道,這傳染病開始之初,大家瘋狂搶口罩之際,一些環保人士在海邊撿拾了不少用過的口罩,這事情沒有太多的報道,縱使海洋垃圾是當今頭號問題之一。然後,香港人困在家堣[了,趁假日逃離斗室到山上呼吸新鮮空氣,這本來是好事,結果卻是人山人海。人數之多,有網友笑稱以為是遊行示威,但與遊行不同,人群離開後有傳媒拍攝到滿山滿徑都是垃圾,場面嚇人。為何在 2020 年還會出現這樣不文明的畫面?莫非垃圾蟲的鬼魂回來了?

香港在1970年代辦了一次清潔運動,很多長輩朋友應該記憶猶新吧,可能是用了有趣的綠底紅點垃圾蟲(圖4)作「宣傳物」,把本來人見人憎的亂拋垃圾形象可愛化,吸引更多市民關注。清潔香港運動背後引伸的意思是把香港視為自己的家,你也不想你家堜U圾滿屋吧。香港人開始講公德心,不是「自己」的地方也應負上責任保持清潔。加上1980年代「亂拋垃圾 人見人憎」的一雙眼睛(圖5),彷彿時刻有人盯荍A,令你不敢隨地亂拋垃圾。

然而,當我們再想清楚,上世紀香港的所謂清潔香港運動的「香港」,其實是指市區;不要隨地拋垃圾,這個「地」是市區的地,不是指郊外的山。以前對於郊外拋垃圾的警告,主要是針對清明掃墓,以免發生火災。印象中是近年行山的人多了,環保意識強了,對於保護大自然的觀念強起來。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網站寫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郊野不是垃圾站」的呼籲,真的是「自己香港自己救」的另一個變奏!自郊野公園減少了垃圾箱,行山者更要自律。近期這事件告訴我們,除非你是行山常客或大自然的愛好者,一般的香港市民對於保護大自然的觀念仍然屬於「前清潔香港運動」時期,他們大概會在市區把垃圾拋進垃圾箱(當然還有人不會!),但一到了大自然就因為沒有垃圾箱便原形畢露了。另外,我在郊野公園行山的時候也遇過把音樂調到震耳欲聾的行山客,這不也是另一種對環境的破壞嗎?

城市象徵規條與懲罰,亂拋垃圾會罰錢呀!大自然空曠的環境令大家把這些都放鬆了,但更看到人內心的真面目。說穿了,香港人對於保護大自然的意識仍然很薄弱,城市以外的大自然好像不是香港的一部分,不是自己家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任意妄為。回到台灣作家劉克襄的說法,香港人的香港只是四分之一的香港。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25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阮智謙 - 攝影師、導演。曾獲鮮浪潮電影大獎。攝影作品包括《東西:也斯紀錄片》、《1918:劉以鬯紀錄片》等。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圖說:阮智謙

[語文同樂 第433期]

 
 
今日相關新聞
破讀日常:「清潔香港」的「香港」/其實在哪堙H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