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08
    星期二

文言遷移: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哉——故事DNA看〈廉頗藺相如列傳〉敘事結構(下)

[2020.12.08] 發表
圖a
圖b

【明報專訊】〈廉頗藺相如列傳〉全篇4個故事之中,繆賢舉薦並不緊張,完璧歸趙令人心有餘悸,澠池之會是迎向最後負荊請罪高潮的紓緩,四者一弛一張交替,這種情緒高低曲折起伏、張弛有道的敘事節奏,不像一些二流作品,只一味緊張讓讀者完全透不過氣,才是說故事的真正高手。今期拆解第3、4段故事。(首兩段故事見上期)

■3 澠池之會

澠池之會的敘事結構在4個故事之中最簡單,以秦要求與趙會盟於澠池為背景,有3條情節線。(圖a)

解說

第一條情節

第一條情節線的難題是:秦國有擄走楚王的壞紀錄,趙王去還是不去呢?去的話,怎樣才能全身而退?趙王想過不去,但有失國威,只好硬蚗Y皮赴會(方法一不行),並作了消極和積極的兩套應變方法,消極是作最壞打算,一旦被擄立太子為王,好等秦國無法要脅(方法二),積極是以重兵守備,保護趙王(方法三)。

第二、三條情節

第二及第三條情節線發生在盟會上,秦國要趙王為秦王彈瑟,以侮辱趙王,把他看成娛樂秦王的俳優樂師(問題)。藺相如不愧智勇雙全,反應敏捷,勇敢地以死脅逼秦王敲?;這不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且,彈瑟是高雅的音樂,?是野蠻低俗的樂器。換作今天,有如秦國要求趙王彈鋼琴,藺相如呢,卻要求秦王敲嬰兒木琴,是在羞辱秦國沒有文化(方法)。然後秦國再要求趙王割讓十五座城池(問題),藺相如要求秦國割讓首都,再次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且,割讓首都,也比割讓城池更屈辱(方法)。藺相如兩次化解秦國的欺凌,亢而不卑,更勝一籌,令人看得心花怒放,拍案叫絕,同是敘述藺相如與秦國周旋,與完璧歸趙的緊張情節迥然不同。

草蛇灰線法

澠池之會這場互相屈辱的外交角力上,趙國憑藉居於幕後的廉頗,以及台上藺相如的機智和勇敢,贏了漂亮一仗。敘事結構上,廉頗和藺相如二人共同提供了解決強秦威逼的方法,藉此說明了二人雙劍合璧的合作是穩定趙國、逼退強秦的關鍵,為負荊請罪的故事鋪墊了伏線,傳統小說稱這技法為草蛇灰線法,比喻蛇行草上,驟眼看,雖不見腳印,但還是在細節處留下隱約的痕[,仔細看,能夠找到線索,辨認出連貫的脈絡。

■4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是4個故事中最重要的,敘事結構也最曲折多變,故事由4條有實有虛的情節線構成。(圖b)

解說

第一條情節

第一條情節線敘述澠池之會後,藺相如擢升為上卿,與廉頗相同職級,但排名比廉頗高(背景),廉頗十分不忿,認為藺相如只逞口舌之勞,沒有實功,竟然排在他之上,為了泄這一口烏氣(目的),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方法),結果發生什麼事呢?

第二條情節

到了第二條情節線,藺相如對廉頗的公開羞辱(問題),有什麼回應呢?一個按人之常情最有可能的發展,是藺相如施計和逞勇反擊廉頗,這也是藺相如的門人,乃至一般人如你如我最直覺的反應(方法),可是,藺相如沒有選擇以這方法回應廉頗對自己的攻擊,因為他預計到,要是與廉頗反目,秦國便可以趁他倆相鬥乘虛而入。

第三條情節

第三條情節線借藺相如與門人的對話,解釋了藺相如不予還擊的原因。對洞察力敏銳過人的藺相如來說,廉頗的羞辱只是針對他個人的小問題,藺相如看到的,是趙國國運的大問題,他關心的,是如何避免秦國乘他倆相鬥入侵趙國(目的),因此,他與眾不同,寧願選擇避見廉頗(方法),雖然惹來別人誤會,以為他竟然害怕廉頗,受了委屈,但藺相如的目光,不在自己的名聲,而是趙國安危的結果上。

第四條情節

第四條情節線是整個故事的高潮。廉頗終於知道藺相如避開他,不是因為害怕他,而是因為避免二人的相爭讓趙國陷入危機。當廉頗明白到自己為了小小個人名聲而起私怨,竟然忘記自己更重大的責任,想到幾乎鑄成大錯,斷送趙國百年基業,讓趙國生靈塗炭,廉頗當時一定會冒出一身冷汗,恐懼殊甚,悔疚不已!因此,廉頗為了向藺相如和趙國上下承認這天大錯誤(目的),才會赤裸上身,背茈巹藈灠策赤漲D杖,請藺相如用來杖責自己(方法)。結果皆大歡喜,既消解了自己的怨恨,解除了藺相如受辱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二人結為好友,保護了趙國免遭秦國入侵,一次滿足三個願望(結果)。

■總結

大智大勇

君子之德如風

負荊請罪是全文4個故事之中最深刻的一個。在前3個故事中,藺相如過人的智和勇,如此觀察入微、洞若觀火,在一瞬間能計謀百出,多麼與眾不同,這天賦之才,多少人能望其項背?不過,在負荊請罪的故事中,司馬遷藉敘述藺相如的言行,告訴讀者,藺相如能夠看穿大局,因為他不會只看自己的利益名聲,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才是大智;個人榮辱,不放心上,忍辱負重,這才是大勇。這大勇大智,再不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條件、工具或方法,而是要追求的價值。而且,更不是什麼先天的天賦,而是人人能夠做到,不過凡人如你如我卻不去做的事情,非不能,是不為而已。在前3個故事中,藺相如是絕頂聰明的謀士勇者,到了負荊請罪的故事,他更成為了有大智慧的君子,而且,君子之德如風,成人之美,廉頗像風中之草,也一同走向美善。

趙國有廉頗,有藺相如,雖然,最後仍然被秦國滅亡,這是歷史的情勢,人力無法扭轉,然而,司馬遷以敘述人物事[來建構歷史,就是為了告訴後世讀史者,人在有限的歷史中體現出超越歷史的永恆價值,才是歷史的意義。

文:林葦葉,四年級學生 徐佩婷、許家恁B葉曉晴、簡敏炘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中文閱讀教學與評估、香港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學習、中文教育網絡分析應用等。)

[星笈中文 第013期]

更多教育
卷三綜合:2020年見解論證 森林體驗(一)
【明報專訊】2020的見解論證要求同學推介一項暑期活動,並提出推介原因,學生可以在閱讀材料「2020年暑期體驗計劃」兩個活動中二選一,分別是... 詳情
備戰文憑:跨篇章比較(三)︰「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明報專訊】「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國維《人間詞話》 部分古人寫山水時,會將自身遭際或理想投放其中,或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