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長策要達標 後5年需年建4萬伙
【明報專訊】政府稱今年長策首達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運房局長陳帆昨承認,首5年內即2021/22至2025/26年度,僅約三分之一的公營單位落成,另外三分二單位要後5年落成。這意味後5年要每年建4萬伙,翻查資料,2005年至今公營房屋建屋量沒有一年超過3萬伙。有建制派議員憂後5年的目標只是「講到做不到」。
2005年至今 年建屋從未超3萬伙
陳帆昨稱,由於首5年公營房屋大多已完成諮詢或改劃程序,落成時間較確實,而後5年公營房屋項目,大部分亦已完成土地改劃,但要如期完成發展仍具變數,包括諮詢期間可能遭地區人士反對,形容是「不明朗因素」,有可能拖延建屋進度,但當局會盡最大努力推展。
按政府稱未來10年可建31.6萬伙公營單位推算,首5年將提供約10.53萬伙,每年平均建約2.1萬伙單位;後5年提供21.07萬伙,每年平均需興建超過4.2萬伙。根據運房局資料,房委會及房協自2005年起,每年合共興建公營房屋單位數,介乎8900多個至2.68萬伙之間,建屋量從未超過3萬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即使政府保障後5年公營房屋用地,但要房委會每年興建逾4萬伙單位有相當難度,令人擔心後5年的目標只是「講到做不到」。
陳帆稱,政府正多管齊下繼續覓地(見表),除開展多個新發展區外,亦包括重建石籬中轉屋、3幅房委會工廈用地、大坑西h、3個市區寮屋區等。發展局副秘書長何珮玲表示,現時新界有逾1500公頃棕地,八成私人持有,未來5年政府將按《收回土地條例》收回400公頃,當中一半涉及棕地,以發展公營房屋等具公共用途的項目。
何續稱,當局正檢視市區10幅已劃作「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用途但未有發展計劃的用地,現時已進入最後階段,明年初將公布結果,當中會研究收回部分私人土地,以發展公營房屋。她稱,由於這些土地在規劃上已可興建高密度房屋,毋須改劃程序,可減省發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