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1
    星期四

中大研「眼底相」測阿茲海默 準確率逾八成

[2022.12.01] 發表
求診者只需每隻眼睛拍攝兩張眼底相,再傳至人工智能系統,兩分鐘內便分析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每張「眼底相」約收費八百元,較現時用作診斷、約兩萬元的正電子腦掃描價錢便宜。(賴俊傑攝)

【明報專訊】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一人罹患認知障礙症,而患者當中超過一半屬阿茲海默症,診斷方式不普及或具入侵性。中大醫學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系統,只需透過分析「眼底相」,即視網膜圖像,便能夠偵測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逾八成。團隊表示,新診斷技術應用簡易,冀縮短求診者輪候門診的時間,目標一年後將人工智能系統及眼底相機併合,可以臨H應用。

研究團隊利用近1.3萬張來自648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3240名一般人的「眼底相」訓練人工智能,準確度為84%,敏感度和特異性分別達93%和82%。求診者只須每隻眼影兩張眼底相,再傳至人工智能系統,便可在兩分鐘內得出患阿茲海默症風險。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臨H專業顧問區鰝菄磳隉A現時診斷需透過偵測澱粉狀蛋白的方法,例如正電子腦掃描或通過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等,惟仍不普及或具入侵性,難以準確診斷,而新技術診斷過程毋須接觸眼球,因此不會感到疼痛。

兩分鐘有結果 費用較現行測試大降

中大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主任莫仲棠表示,現時用作診斷的正電子腦掃描價錢約兩萬元,亦不普及,而每張「眼底相」則只需約800元。他期望新技術可減少求診者輪候門診約兩年的時間,目標於一年後,將人工智能系統及眼底相機併合,以中大醫院作試點,在臨H應用。

72歲的陳太於2019年起變得焦慮及健忘,經常重複說話,甚至忘記練習逾10年的太極招式。她於去年7月求醫並透過影「眼底相」,發現患上輕度阿茲海默症。她說過程中「冇乜唔舒服」,較其他需更衣檢查的方式方便。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內會過度積聚不正常物質,包括β-類澱粉狀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導致腦細胞逐漸死亡,引致記憶力變差、語言能力下降等認知能力退化問題。

更多教育
都大畢業禮 校長籲適應新環境
【明報專訊】香港都會大學周一(28日)至昨日舉行畢業典禮,頒授學位予逾7000名畢業生。校長林群聲(中)勉勵畢業生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堙A大家需...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慈善家田家炳2018年與世長辭,其創辦的田家炳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繼續推動教育發展。基金會適逢40周年,本月13日舉辦教育論... 詳情
世界之最:處處倫敦
【明報專訊】「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談起倫... 詳情
世界之最:世界各地的倫敦
【明報專訊】全球到底有多少個地方叫倫敦?現時未有正式統計。我們先來認識其中4個分別位於不同國家的倫敦。 英國首都倫敦 英國首都及... 詳情
新聞有常識:神秘圖案現湖底
【明報專訊】內地第三大湖洞庭湖湖底近日因乾旱、水位下降,突然出現多個大型幾何圖案,引起注意。難道有人在湖底生活,或是外星人所為? ■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