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5
    星期五

價值觀教育 中華作主軸 增孝親團結 仁愛代關愛

[2023.12.15] 發表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公布更新中小學《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由現時10個「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下稱價值觀)增至12個,新加入孝親、團結;並以「仁愛」取代「關愛」,稱有見社會出現一些欺凌、暴力甚至殘害生命等事件,故強調當中「仁」的觀念。局方強調價值觀教育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軸,厚植家國情懷。

孝親:能謹守家庭崗位 重視國家

團結:增家校民族凝聚 維護國安

原有10個價值觀包括國民身分認同、守法、同理心等,最新納入孝親和團結。教育局於通函提及,從小培育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長大後定必成為具備良好品德和修養的人,能謹守家庭崗位,重視國家觀念。而團結精神則是提升家庭、學校、團體和民族凝聚力,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元素,團結有利建立和諧安定的家庭、團體、社會和國家,並集合眾人力量,維護國家繁榮和穩定,體現「單者易折,眾則難摧」道理。

課程發展議會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徐區懿華稱,2021年推出價值觀架構試行版,以中華文化為骨幹,樂見學校一直積極推動,檢視架構時的考慮在於是否已對中華文化有足夠涵蓋,認為仍有重要的價值觀未納入,故最終加入孝親、團結,亦考慮到仁愛較關愛更靠近中華文化核心價值,因而更新。

徐區懿華稱,此12個屬首要價值觀和態度,供學校參考及方便整理,不代表其他價值觀不重要,而學校可因應校情推動。她說,提供不同框架可讓學校更便利推動,例如文件提供例子所指,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佛聯會的精神、某校校訓「仁、義、忠、毅」等,分別可連繫至不同首要價值觀,「價值觀非獨立存在,而是互相有關」,學校推動時具很大彈性。

教案「本是同根生」為題

引導接納內地來港學生

學校須透過設計合適的校本價值觀教育課程,以及為學生提供結合中華文化及跨學科價值觀教育的學習活動。局方昨亦提供「學與教資源」,包括培育仁愛、孝親和團結的生活事件教案。有適用「團結」主題的高中教案以「本是同根生(我的內地朋友)」為題,學習國民身分認同、尊重他人、包容、接納的價值觀態度。教案提及,許多學校均招收內地來港學生,港生對他們的認識或較片面,易以不尊重態度對待,教案旨在引導學生反思對內地人看法,認識兩地文化異同,以更包容態度看待彼此差異,學會尊重、欣賞和接納新來港學生。

更多教育
自費赴黎巴嫩助難民  港大女生獲律師會公益法律獎
【明報專訊】香港律師會每年嘉獎提供公益法律及社區服務的律師及律師行,今年新增學生組別,鼓勵法律學生回饋社會。得獎者之一的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學士... 詳情
【明報專訊】計劃停辦的玫瑰崗中學,上月就中一至中五生下學年轉至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下稱余二)蒐集意願,校監何幼孫昨發通告,稱轉校余二、其他安... 詳情
生活關鍵詞:焚書
【明報專訊】不少畢業生都會開玩笑,文憑試放榜後要把課本和筆記統統燒掉。 不過,他們絕不是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 今期為大家回顧... 詳情
歷代焚書故事 - 謗聲易弭怨難除,人間猶有未燒書
【明報專訊】走進書店和圖書館,層架羅列一本本圖書,書籍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一本書流通、傳世,其實不如想像中容易。古今中外曾出現多次焚書事件,可... 詳情
有價講:跟孔子一起培養氣節——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明報專訊】四季代序,本屬自然。植物的顏色,樹葉的多寡,每多扣人心弦。香港地處亞熱帶,有不少常綠的植物,因此偶見銀杏變黃、楓香變紅,便掀起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