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行GBA:僑民舊事
【明報專訊】留學海外、越洋華工,是中國近代史的濃重一筆,廣東是著名僑鄉,國民漂洋過海的故事多不勝數,既有報國,也有悲歌。為記載歷史,大灣區多個城市建有相關紀念館、主題館,讓大家走進當年。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珠海留學文化館
珠海留學文化館2023年12月開館,位於珠海歷史最悠久的古鎮唐家古鎮,文化館由小洋房改建而成,建築風格中西合璧。
文化館面積約2500平方米,記載1847年至20世紀初中國人留學往事。例如「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1847年去美國求學,學成歸來報國,開啟中國近現代百年留學潮。該館另有記載1872年清政府派幼童赴美學習、五四運動後第二次留學潮等重要時段的歷史。
此外,文化館展示當年留學生所用物品、相關文獻,以及部分歸國者的貢獻,例如「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其中一個展館懸掛數十名留洋歸來學者的頭像,例如胡適、趙元任、姜立夫等,吸引參觀者打卡。
地址:珠海香洲區後坑街唐家小學西側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周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門票:免費
■惠州僑文化展覽館
惠州僑文化展覽館2021年初開館,位於仲愷潼僑鎮潼僑公園,是惠州首間華僑展覽館,內有數百件僑史文物、大量僑史資料,還有近千張僑史照片,記錄惠州華僑回國歷史。
選擇在潼僑鎮建展覽館亦有含意。1950至1960年代,有海外華人受排擠,大批華僑被迫舉家回國,獲分別安置到全國各地的華僑農場。其中潼湖華僑農場自1966年11月先後安置越南、印尼、緬甸等14個國家地區共8000多名歸僑。2003年12月潼湖華僑農場體制改革,成為現在的潼僑鎮。
展覽館面積1200多平方米,分「僑鄉」、「僑心」、「僑情」三大展區。「僑鄉」探索梳理惠州華僑史淵源,「僑心」揭示惠州華僑與國家的聯繫,「僑情」展示華僑歸國後的工作生活情G,包括歸僑從東南亞帶回來的物品,以及潼湖華僑農場的物品、圖片等。
地址:惠州仲愷高新區潼僑鎮僑冠路潼僑公園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9時半至11時半,下午2時半至4時半
門票:免費,需於微信公眾號惠州僑文化展覽館預約
交通:廣惠城際陳江南站轉的士或網約車,車程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