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題教室:生態旅遊片區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發展局2024年4月宣布推出3個生態旅遊發展片區項目,邀請發展商提交意向書。項目包括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嘴與白泥。
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涉25公頃可發展土地(包括5公頃人工湖)、10.8公頃作遊艇停泊處的水體,以及5.7公頃用作水上運動及康樂活動的水體,可發展總樓面面積18.1萬平方米。有關用地將分為旅遊及康樂、遊艇停泊處及低密度住宅三大用途。遊艇停泊處可容納約150至200艘總長度為10至50米的遊艇。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有關遊艇停泊處需做環評程序,遊艇會需自行找顧問公司撰寫環評報告,惟部門亦會向遊艇會提供意見。低密度住宅佔地約7.43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13.6萬平方米,可建約1100個單位,建築物樓高3至8層,預計人口約3100。
政府2012年展開「南丫島索罟灣前南丫石礦場未來土地用途發展規劃及工程研究」及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大多人認同「旅遊及房屋」方案,惟2014年做第二階段社區參與,並展開市場意向調查後,卻發現市場顧慮石礦場缺乏交通及基建設施,需投放大量資源提升基建配套,投資意欲較低,故政府擱置計劃至今。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10多年前因擬議發展樓面面積較大,基建需作大改動,甚至曾研究是否需要由香港島接駁一條水管到南丫島,令項目成本高昂,因此今次計劃已降低樓面面積,毋須牽涉大規劃基礎建設,不過發展商須負擔基建工程費用。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表示,相對10年前的想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項目擬以旅遊元素先行,同時把住宅樓面成分調低,當局委聘顧問初步分析顯示財務可行,故在減少發展規模及基建需求下,希望整幅土地會以單一形式推出。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林家輝表示,關注該3個片區較缺乏基建設施,若由發展商負擔相關工程費,或削弱發展意欲,冀由政府負責排污、供水、交通等配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說,讓發展商先興建「賺錢」項目可及早有現金流用作發展,亦相信政府會透過地政條款規範發展商,以免令3個項目變成地產項目。
就當局容許發展商可先興建賺錢項目如住宅和酒店以提供現金流,會否擔心發展商於較後階段才提供生態旅遊設施,何珮玲回應稱,當局亦有關注這方面問題,強調海島海岸旅遊一定是旅遊設施先行,落成時間一定早於住宅全部興建完成。她續稱,當局想法會是在條款中要求酒店及康樂設施完工日期,絕不可遲於住宅項目,政府可以有主導角色,透過地契要求發展商確保旅遊設施部分按原先規劃落實。她稱住宅可在落成前一至兩年預售樓花,但旅遊設施落成時間須早於住宅項目。
■拆題思考
資料
(1)政府2012年起展開南丫石礦場未來土地用途發展各項公眾參與活動,如社區參與及市場意向調查等。
相關主題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
遵守相關法律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模擬試題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政府規劃土地用途時,為什麼會舉辦各類公眾參與活動?(4分)
(2)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林家輝表示,關注該3個片區較缺乏基建設施,若由發展商負擔相關工程費,或削弱發展意欲。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a. 根據資料,就政府推出3個生態旅遊發展片區項目,解釋社會人士提出的兩項關注。(4分)
1b. 政府如何回應以上關注?解釋你的答案。(4分)
(3)何珮玲回應稱,當局亦有關注這方面問題,強調海島海岸旅遊一定是旅遊設施先行,落成時間一定早於住宅全部興建完成。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營辦生態旅遊可能遇上什麼挑戰?
(3分)
2. 生態旅遊如何有利可持續發展?根據資料例子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