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鮸魚上市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香港琤秅j學上月頒發第九屆商業新聞獎,本站〈桂山島「養殖浮台」 深海淨水零碳育魚〉報道獲「最佳大灣區商業新聞報道獎」銀獎。未料幾天後又有好消息:營運桂山島「澎湖號」養殖平台的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稱去年記者到訪時平台上正養殖的鮸魚現已豐收(圖)。
鮸魚又稱偃翩A其魚肚有較高經濟價值,「澎湖號」養的是最名貴的赤嘴陛C當時記者採訪「澎湖號」,其中一個難題是很難拍攝水下的魚。工作人員曾說,投餵飼料時,牠們會湧上來爭食。記者以為可拍到群魚躍出水面,一直等餵食時間。飼料是種冷凍銀色小魚,工作人員用鏟將之灑入水中,水面便馬上如沸騰般,團團黑影攪起浪花,銀色光點漸不見。眼見飼料慢慢投完,浪花愈來愈小,記者期待的畫面卻一直沒出現。工作人員唯有尷尬笑道,可能今天牠們不太餓吧?
不過,這批當時「不太餓」的鮸魚,如今已長成平均10公斤以上,最大一條重17.5公斤,一個人都難提起。若人工養殖鮸魚都能「膘肥體壯」,不知日後花膠魚肚類產品會否減價?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