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無條件取錄哈佛生 城大理大給獎學金 高教界:吸美科研人才良機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宣布終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資格。在本港,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已呼籲全港所有大學,為受美國留學生政策影響的國際學生提供便利措施,多間大學即時響應,其中科技大學昨午率先公布,將無條件取錄哈佛大學的國際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有本港大學管理層認為,事件對香港高校界而言「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吸納美國的科研人才。
蔡若蓮昨在facebook發帖稱,因應哈佛大學被禁收國際生一事,已呼籲全港院校按多元招生及人才政策,吸引頂尖人才,並已聯絡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會,為獲取錄學生提供支援。教育局補充,將密切留意目前因全球教育格局變化而學業受阻的學生,並因應其需要通盤考慮支援方案,發揮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角色。
科大昨午宣布,將無條件錄取現正就讀哈佛大學的國際本科生、研究生及持哈佛學位課程錄取通知的學生轉學,並向他們發出公開邀請。科大表示將優先處理這些學生的入學申請、學分轉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簽證協助與住宿安排),確保他們順利轉學,並成立專責團隊跟進。
浸大嶺大設特別入學安排
城大及理大均表示,將為轉學的涉事國際生提供獎學金。浸大將作特別升學安排,包括直接取錄在「QS世界大學排名」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首50位大學的在讀或已取錄學生。嶺大推出「轉學生專屬申請通道」,為在美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提供入學機會。
理大副校:分秒必爭 「慢少少去第二度」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睆晼A今次「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吸納美國的科研人才。他說近年不少具美國科研背景的內地人才陸續回流,本港學制與歐美相近,將較內地院校更吸引。不過,他說全球大學均求才若渴,「香港自己也有幾間(大學)在競爭,鄰近還有新加坡」,形容現時分秒必爭,「慢少少都去了第二度」。
趙又稱,本港大學與美國高校的合作亦受地緣政治影響而明顯減少,即使個別教授之間的合作,「對方(美國大學)的教授亦未必想太高調」。他說,與美國大學的交流減少,變相有更多機會與英國和歐洲的大學合作,對香港也是好事。
港大及中大暫未公布相關便利措施。本報正向港大查詢,尚待回覆。中大表示一直致力推動國際化,招收各地優秀學生,並為他們提供全面支援,歡迎他們申請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