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賽噴漆考應變 城巴學徒爭代港征戰
【明報專訊】香港首次有巴士公司工程學徒參加被譽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年僅16歲的王冠軒(阿軒)和18歲的李健鴻(阿鴻),分別晉身港區汽車噴漆組別賽事的八強和四強。兩人平日為巴士「噴油」,在比賽中噴的是私家車零件,這對他們來說不僅是車款的分別,上漆技巧更要「由零開始學」。年紀輕輕便參賽的阿軒憶述比賽最難忘的,是噴漆房抽風系統在比賽期間突然「無風出」,考驗自己臨場應變能力。
世界技能大賽自1950年起每兩年一次於不同國家舉行,按規定參賽選手年齡須22歲或以下,一生亦只可參賽一次。今屆總決賽明年9月在上海舉行,阿軒和阿鴻代表城巴出戰,其中打入港區賽事四強的阿鴻,若能在四進一港區決賽突圍,明年便可代表本港參戰總決賽。
阿鴻分享平日為巴士噴漆,最難是要讓車身「不流淚」,即要噴得均勻、手與車身的距離要控制好、力度要控制好,要多練習才能掌握技巧,參賽時更體會到要「畀多齯葞鬙可以噴好」。
不過,比賽中要噴漆的是私家車的零件,這對二人而言,不僅是車款的分別,技巧更要「由零開始學」,例如平時噴巴士用的是「油性油」,比賽時用的則是「水性油」,後者在工序上要待油漆變乾後,再上清漆(力架)。他們備戰時要特意找私家車零部件,模擬比賽情境,將零件損壞後再重新修復至「原裝出廠」的狀G。
被問參賽過程有何難忘經歷,阿軒說曾遇上噴漆房抽風系統「有問題」,「不是很抽到風,噴到一半時候就無風出」,在「大霧」的噴漆房,他根本無法繼續工序,唯有暫時離開等候物質降解回地下,才可繼續做下一步動作,「事後覺得突發狀G或是比賽測試應變的一部分」。
自言「坐唔定」 投身噴漆行業挑戰自己
提到年紀輕輕便選擇入行,阿軒透露他本身讀至中二,因「坐唔定」萌生轉校念頭,想找些事「搞下」,「好過浪費時間在我不喜歡做的事上面」,遂選擇入讀職訓局(VTC)的課程,在最後一個學期時,校方「有名單」讓學生決定自己想加入的公司,他終選擇了城巴並當車身噴漆學徒,他直言噴漆的吸引力在於考驗耐性及精細度,冀藉此挑戰自己。
阿軒和阿鴻均有參與城巴與VTC合作舉辦的學徒計劃,連同城巴自行舉辦的見習維修員計劃,目前共有62名學徒和見習維修員在職。城巴工程部副主管(工程支援及技術服務)李嘉明稱,兩個計劃主要旨在解決行內人手不足問題,期望在職學徒及見習維修員今年內可增至逾百人。
明報記者 劉思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