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會地盤工人數目10年高 意外宗數升一成 意外率趨跌
【明報專訊】近年工地安全備受關注。房委會去年興建中工地工人數目平均每日近1.6萬,是過去10年最高;而新工程工地工業意外宗數由前年66宗增至77宗,按年升約16.7%,每千名工人意外率則為4.8宗,仍低於2014至2023年平均6.3宗。有立法會議員估計工業意外宗數上升或與工程量增加有關。工業傷亡權益會認為意外率低於建造業整體,反映房委會作出良好示範,可將有關工地安全措施向業界推廣。
日均1.6萬人開工 去年77宗意外
據房委會最新《工地安全策略》實施進度報告,在新工程方面,房委會工地工人平均每日數目由2014年的8332人,增至去年逾1.59萬人,屬10年來最多。去年房委會工地發生77宗意外,較2020至2023年每年56至66宗多,按年升約16.7%。
按過去10年房委會新工程每千名工人意外率趨勢,2020年曾跌至低位4.5宗,後來增至2022年5.7宗,去年則回落至4.8宗,並低於原本預定該年意外率(每千名工人發生不超過8宗意外),亦低於2014至2023年的平均意外率6.3宗。有關數據反映去年新工程工人數目與意外宗數增加,惟意外率則有下跌趨勢。
房委會去年有兩宗維修保養工程意外,每千名工人意外率為0.7宗,與前年相同,亦較2014至2023年的平均意外率2.2宗少。
另外,房委會去年新工程有一宗致命工業意外,事發於去年11月22日東涌第99區公營房屋地盤,五旬油漆工疑因升降台過度升高被夾斃,未能達至「零致命」目標。房委會於過去10年,2014年、2016年、2019年、2020年與2022年均沒發生致命工業意外。
房署:去年11承建商安全欠佳停投標
房屋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為應對工業意外隨工程量上升而增加的安全風險,房委會積極採取及強化多項措施,包括採用賞罰並重的採購策略、暫停表現欠佳承建商的投標資格、推廣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等。據報告,去年有11個新工程承建商因確保工地安全方面表現欠佳,被暫停投標資格。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稱,房委會正積極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當工程量增加,意外機率也變多。他預計未來工程量逐漸回復正常,若能維持甚或低於現時工地意外率,已代表「有進步」。他建議房委會可於高空工作或暑熱期間採用機械人代替人手,亦應確保公營房屋計劃如期進行,當工人毋須趕工,則會更多留意安全。
工權會讚好 倡向業界推廣做法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稱,房委會每千名工人意外率低於本港建造業數字,反映房委會謹慎對待工地安全,為業界作出良好示範,可將其管理工地安全措施推廣至其他工務工程及私人工程,並盼加強前線工人教育。
明報記者 蔡穎琳